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
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与怀古之情。"残阳楚水畔,独吊舜时人"表达了诗人在夕阳的余晖中,独立于楚水之滨,对远古时代的人物进行缅怀。这里的“舜时人”指的是大禹,也就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与治水、安邦联系在一起。
"不及庙前草,至今江上春"则是对比之语,诗人感慨于即便是庙前的小草也不如他所处时代悠久,而江上之春似乎也无法打破时间的隔阂,让人产生无尽的思索。这里的“庙前草”暗示着历史的长河和时间的流逝,即使最不起眼的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怀念和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时间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崔涂个人的情操与胸襟,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
不详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善音律,尤善长笛,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燕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欢戚犹来恨不平,此中高下本无情。
韩娥绝唱唐衢哭,尽是人间第一声。
五千里外三年客,十二峰前一望秋。
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朝朝车马如蓬转,处处江山待客归。
若使人间少离别,杨花应合过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