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携筇过子约朝朝,况是门无百步遥。
午卧檐曦茶可煮,夜谈窗霰栗堪烧。
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
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苏中丞喜文潜病间》。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子约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文潜病情好转的喜悦。"携筇过子约朝朝"描绘了诗人常常见面的亲密交往,"门无百步遥"则强调了两家距离之近。午后的时光,他们在屋檐下享受着温暖的阳光,煮茶闲聊,夜晚则围炉夜话,即使窗外飘雪,也觉得温馨。诗人以"范鱼何用惊生釜,郑鹿应知梦覆蕉"来寓意友人病情的好转,暗示其病痛如同鱼在釜中不再惊扰,或如郑国之鹿不再因梦而忧虑。最后,诗人以"试作文殊问居士,从今一饭久如消"表达对友人康复后饮食起居的关心,意为从此以后,他们一起度过的每一餐都仿佛过得特别快,充满了欢愉。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友人健康的祝福。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萧然方丈病仪成,蓑笠忘来一境清。
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
日当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
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
政成欢诵沸田莱,留钥雍容更上才。
缭郭平湖从昔好,倚天朱槛为谁开。
曳裾况是他年旧,倒载何妨尽日陪。
自有登高能赋客,可容清坐咏南台。
弥天一滴水,何处是曹溪。
若作声来解,还成瞪发迷。
白云遮刹远,翠竹向檐低。
是物元非物,庄周未可齐。
公子翩翩出世贤,少时术业已成全。
闲中道义轻三事,醉里文章敌八仙。
客舍寒垆聊可拥,县楼昏鼓不须传。
河阳花发期相过,即是新年换故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