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
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
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仕子初任官职时的感慨与艰辛。"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表达了作者对仕途之艰难的深刻体会,正如年轻人踏入社会一般,充满了不易。这其中的“年少”二字,不仅指年龄上的青年,更蕴含着心灵和能力上尚未成熟的意味。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则是对当时社会动荡与民生凋敝的描写。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城邑被战火摧毁,人民的生活变得艰难而又缺乏希望。
接下来的两句"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乾"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砚台上的花影显得淡淡,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书页间飘落的柳絮,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无常。
最后两句"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接受。尽管内心有着不甘,但仍旧要勉强自己去适应当下的生活,无论这生活多么艰难和乏味。
整首诗通过对仕途、社会、自然环境以及个人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在动荡年代里面临挑战与困境时的心路历程。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分有争忘得,时来须出山。
白云终许在,清世莫空还。
驿树秋声健,行衣雨点斑。
明年从月里,满握度春关。
君话南徐去,迢迢过建康。
弟兄新得信,鸿雁久离行。
木落空林浪,秋残渐雪霜。
闲游登北固,东望海苍苍。
西峰大雪开,万叠向空堆。
客贵犹寻去,僧高肯不来。
潭澄猿觑月,窦冷鹿眠苔。
公子将才子,联题兴未回。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