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五首(其四)

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

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山民为了收获千房的蜂蜜,小孩子在新开的五亩菜园劳作。
家中还有宽敞的南厅可以招待客人,不用担心门外会有老朋友的车子来访。

注释

山家:指住在山区的人家。
割:收割。
千房蜜:形容蜂蜜产量丰富。
稚子:幼小的孩子。
新畦:新开垦的菜地。
五亩蔬:五亩地的蔬菜。
更有:更加。
南堂:南边的厅堂。
堪:能够,足以。
著客:容纳客人。
故人车:老朋友的车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和谐生活图景。"山家为割千房蜜",表明诗人居住在山中,并且从事着采集蜂蜜这一自然而然的劳作,"千房蜜"象征着丰收与喜悦。"稚子新畦五亩蔬"则展示了年幼的孩子参与到耕种活动中,"新畦"和"五亩"都暗示了一种新的开始和希望,而"蔬"通常指的是蔬菜,这里代表着勤劳所得的果实。

接着"更有南堂堪著客"一句,则转向了诗人对宾客的款待,"南堂"应是诗人的居所或常坐之处,而"堪著"意味着适宜、舒适,这里暗示了一种恬淡自若的生活态度。最后"不忧门外故人车"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来访的期待与欢迎,尽管身处山中,但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而不是焦虑和忧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生活的美好,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超脱尘世纷扰、回归自然本真的人生态度的向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南堂五首(其五)

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次韵子由种杉竹

吏散庭空雀噪檐,闭门独宿夜厌厌。

似闻梨枣同时种,应与杉篁刻日添。

糟曲有神熏不醉,雪霜誇健巧相沾。

先生坐待清阴满,空使人人叹滞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孔毅父妻挽词

结缡记初欢,同穴期晚岁。

择夫得温峤,生子胜王济。

高风相宾友,古义仍兄弟。

从君吏隐中,穷达初不计。

云何抱沉疾,俯仰便一世。

幽阴凄房栊,芳泽在巾袂。

百年纵得满,此路行亦逝。

那将有限身,长泻无益涕。

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

当观千字诔,宁用百金瘗。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初秋寄子由

百川日夜逝,物我相随去。

惟有宿昔心,依然守故处。

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

藜羹对书史,挥汗与子同。

西风忽凄厉,落叶穿户牖。

子起寻裌衣,感叹执我手。

朱颜不可恃,此语君莫疑。

别离恐不免,功名定难期。

当时已悽断,况此两衰老。

失途既难追,学道恨不早。

买田秋已议,筑室春当成。

雪堂风雨夜,已作对床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