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人有朱买臣严子陵按史传买臣吴人尝出为会稽太守名曰乡郡会稽盖今两浙之地吾郡特以去州二十里曰朱池为买臣昔居之地难以考见其实子陵晚耕于富春山中则今钓台是也二公出处不同心事亦异姑以其同为郡人各赋一首使九原有作不怅来者之不我知也(其一)

鲁不识仲尼,妄谓东家氏。

知音古为难,而况谐俗耳。

寒松翳遗貌,吊古独倚徙。

歌声馀老樵,昔居竟谁是。

当年翁子贫,卖薪沽酒市。

一朝入汉庭,歘作青云士。

出领虎符贵,牛酒贺闾里。

邸间绶若若,差排庭中吏。

旁人自送迎,我亦附长史。

片言负茂陵,奇祸竟博死。

穷通有定分,何足计戚喜。

豆羹辄动色,未可欺妻子。

阿妇非弃翁,颇亦窥见此。

后车且耻载,谁肯并庙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朱买臣和严子陵两位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选择与心境。朱买臣作为会稽太守,虽身处高位,却不忘本,对妻子表现出一种质朴的情感,体现了他内心的纯真与对家庭的责任感。而严子陵晚耕于富春山中,远离官场,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他的生活态度与朱买臣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通过“片言负茂陵,奇祸竟博死”这一句,表达了对朱买臣因言语不慎而遭遇不幸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生际遇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性。而“穷通有定分,何足计戚喜”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认为个人的命运由天注定,不应过分计较得失。

最后,“豆羹辄动色,未可欺妻子”一句,既是对朱买臣对家庭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对社会上那些为了权势而忽视亲情的人的一种讽刺。而“阿妇非弃翁,颇亦窥见此”则进一步强调了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在权力与亲情之间做出正确选择的必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两位历史人物的生活轨迹与内心世界,探讨了权力、责任、家庭与个人追求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不同人生阶段如何保持真实自我与平衡内心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郡人有朱买臣严子陵按史传买臣吴人尝出为会稽太守名曰乡郡会稽盖今两浙之地吾郡特以去州二十里曰朱池为买臣昔居之地难以考见其实子陵晚耕于富春山中则今钓台是也二公出处不同心事亦异姑以其同为郡人各赋一首使九原有作不怅来者之不我知也(其二)

舟行徵君里,步登徵君山。

雪濑漱我齿,玉泉洗我肝。

遐想台上人,披裘曳渔竿。

去齐复适吴,来往浮云閒。

一钓得文叔,客星照林峦。

再钓得小苑,高风凛祠坛。

古人邈不及,绝俗为甚难。

一时尚奇怪,千载起懦顽。

我歌小招词,公来颜不欢。

长啸震冥杳,载月下前滩。

形式: 古风

昌阳

昌阳十二节,茸茸碧且鲜。

不堪置几案,拳石留馀妍。

托根寄幽绝,夐在荒山巅。

不瞩妇女盼,不闻鸡犬喧。

水石相依附,花开已千年。

一朝服食成,肌骨翔飞鸢。

我欲啜此草,隐诀无由传。

逝将涉浩荡,相期十洲仙。

形式: 古风

咏史

代马必死战,韩卢必死猎。

万族虽有殊,受性固莫夺。

君看伏波翁,心火老不灭。

万里战壶头,赤手拥马鬣。

前言一朝酬,英气半途折。

海南纪铜柱,城西埋石蕝。

所以高世人,甘守田园拙。

梧楸老归梦,桑梓借馀热。

人生贵适意,似用生分别。

为问泽车乘,何如水鸢跕。

形式: 古风

早行

出门挂襆被,客路寒溪早。

团团雾中日,淡月隐林梢。

村巷驱饥牛,枫林度飞鸟。

山行未十里,佳处辄藉草。

道逢青衿生,肝胆总倾倒。

分手各东西,蘋花风袅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