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人有朱买臣严子陵按史传买臣吴人尝出为会稽太守名曰乡郡会稽盖今两浙之地吾郡特以去州二十里曰朱池为买臣昔居之地难以考见其实子陵晚耕于富春山中则今钓台是也二公出处不同心事亦异姑以其同为郡人各赋一首使九原有作不怅来者之不我知也(其二)

舟行徵君里,步登徵君山。

雪濑漱我齿,玉泉洗我肝。

遐想台上人,披裘曳渔竿。

去齐复适吴,来往浮云閒。

一钓得文叔,客星照林峦。

再钓得小苑,高风凛祠坛。

古人邈不及,绝俗为甚难。

一时尚奇怪,千载起懦顽。

我歌小招词,公来颜不欢。

长啸震冥杳,载月下前滩。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至朱买臣和严子陵曾经居住的地方,即朱池与钓台,进行了一番探访。诗中充满了对两位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首句“舟行徵君里,步登徵君山”,诗人乘船前往朱买臣曾经居住的朱池,然后徒步登上严子陵曾耕作的富春山,表达了对两位贤士的景仰之情。接着,“雪濑漱我齿,玉泉洗我肝”两句,运用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雅脱俗的氛围,仿佛洗涤了诗人的灵魂,使其心境更加纯净。

“遐想台上人,披裘曳渔竿”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在台上的人,穿着裘衣,拖着鱼竿,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两位贤士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去齐复适吴,来往浮云閒”则通过描述两位贤士的行踪,表现了他们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一钓得文叔,客星照林峦;再钓得小苑,高风凛祠坛”这两句,通过比喻的手法,赞美了两位贤士的才华与品德,如文叔(即汉光武帝刘秀)的出现,使得山林间的景色更加美丽,而再次钓鱼得到的小苑,则象征着他们的高尚品格如同凛冽的高风,令人肃然起敬。

“古人邈不及,绝俗为甚难”表达了诗人对两位贤士超凡脱俗的品质的赞叹,认为这种境界难以达到,体现了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之情。

“一时尚奇怪,千载起懦顽”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认为虽然一时之间可能显得奇特,但千载之后却能激发人们的勇气与坚韧,强调了古代贤士精神的深远影响。

最后,“我歌小招词,公来颜不欢。长啸震冥杳,载月下前滩”表达了诗人希望借由歌唱与吟诵,让两位贤士的灵魂得以归来,与自己共赏月色,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同时,通过长啸震动天际,似乎在呼唤着两位贤士的灵魂,以及在月光下泛舟前行,象征着诗人对两位贤士精神的传承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买臣和严子陵两位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高尚品格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思考。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昌阳

昌阳十二节,茸茸碧且鲜。

不堪置几案,拳石留馀妍。

托根寄幽绝,夐在荒山巅。

不瞩妇女盼,不闻鸡犬喧。

水石相依附,花开已千年。

一朝服食成,肌骨翔飞鸢。

我欲啜此草,隐诀无由传。

逝将涉浩荡,相期十洲仙。

形式: 古风

咏史

代马必死战,韩卢必死猎。

万族虽有殊,受性固莫夺。

君看伏波翁,心火老不灭。

万里战壶头,赤手拥马鬣。

前言一朝酬,英气半途折。

海南纪铜柱,城西埋石蕝。

所以高世人,甘守田园拙。

梧楸老归梦,桑梓借馀热。

人生贵适意,似用生分别。

为问泽车乘,何如水鸢跕。

形式: 古风

早行

出门挂襆被,客路寒溪早。

团团雾中日,淡月隐林梢。

村巷驱饥牛,枫林度飞鸟。

山行未十里,佳处辄藉草。

道逢青衿生,肝胆总倾倒。

分手各东西,蘋花风袅袅。

形式: 古风

晚坐有感

青山围四旁,南断如金玦。

残霞映寒碧,杳杳鸟孤没。

我本忘机人,忽忽老岁月。

身系三家村,心到极穷发。

萧然病脚僧,丈室坐说法。

事业谁做尽,尧舜行不彻。

义理谁说尽,孔孟引不发。

有心阻世用,自来同一辙。

人生直如寄,世路会有役。

何时拂衣去,结筏造溟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