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亭

西出城皋关,土谷仅容驼。

天挂一疋练,双崖斗嵯峨。

忽然五丈缺,亭构如危窠。

青山丽中原,白日照大河。

下视万里川,草木何其多。

临高一吐气,却奈雄风何。

辛苦生一快,造物巧揣摩。

险易终不偿,翻身下残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向西出了城皋关,道路狭窄仅能容驼队通过。
天空挂着一匹白色的绸缎,两边的山崖陡峭对峙。
突然间,山路中断了五丈,亭子建得仿佛危险的鸟巢。
青翠的山峦装点着广阔的中原,阳光照耀在宽阔的大河上。
向下望去,万里河流,草木繁茂。
站在高处呼出一口气,却抵挡不住强劲的风力。
艰难困苦中产生一种畅快,大自然巧妙地安排这一切。
无论多么艰险或平易,最终都不足以抵偿,只能翻过残破的山坡下坡去。

注释

城皋关:古代关隘名。
土谷:形容道路狭窄,仅够骆驼通行。
练:白色丝织品,这里比喻天空的云彩。
斗嵯峨:形容山崖陡峭,如同争斗般对立。
危窠:危险的鸟巢,形容亭子建在险峻之处。
中原:古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雄风:强劲的风。
造物:大自然。
揣摩:此处指大自然巧妙地安排和设计。
险易:形容道路的难易变化。
残坡:破损的山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美哉亭》,描绘了作者西行出城皋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登亭所感。首句“西出城皋关,土谷仅容驼”展现了旅途的艰辛,道路狭窄仅够骆驼通过。接下来的“天挂一疋练,双崖斗嵯峨”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天空比作悬挂的一匹白练,描绘了山崖陡峭的景象。

“忽然五丈缺,亭构如危窠”写出了山势中突然出现的缺口,亭子仿佛建在险峻的鸟巢之上,富有动态感。诗人接着以“青山丽中原,白日照大河”描绘开阔的视野,青山秀丽,阳光照耀在黄河上,景色壮丽。

“下视万里川,草木何其多”俯瞰大地,河流广袤,草木繁茂,显示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然而,“临高一吐气,却奈雄风何”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的豪情与无奈,尽管心情畅快,但强劲的山风又带来另一种挑战。

最后两句“辛苦生一快,造物巧揣摩。险易终不偿,翻身下残坡”总结了诗人的感悟,虽然旅程艰难,但登高望远带来的快乐是值得的,大自然的巧妙安排让人感叹不已。整首诗寓景于情,既有山水之险峻,又有人生之哲理。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赴陈留二首(其一)

草草一梦阑,行止本难期。

岁晚陈留路,老马三振鬐。

自看鞭袖影,旷野日落迟。

柳林行不尽,想见春风时。

点点羊散村,阵阵鸿投陂。

城中那有此,触处皆新诗。

举手谢路人,醉语勿瑕疵。

我行有官事,去作三年痴。

遥闻辟谷仙,阅世河水湄。

时从玩木影,政尔不忧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赵虚中有石名小华山以诗借之

君家苍石三峰样,磅礴乾坤气象横。

贱子与山曾半面,小窗如梦慰平生。

炉烟巧作公超雾,书册尚避秦皇城。

病眼朝来欲开懒,借君岩岫障新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大光赴石城

石城高嵽嵲,城下是江波。

莫愁织绮地,年来战马过。

秀眉使君医国手,却把江头无事酒。

山川勃郁不平处,浇以三杯一搔首。

半江楼影白逶迤,想见春流二月时。

待予去扫仲宣赋,走马还朝亦未迟。

形式: 古风

送王因叔赴试

枫落南纪明,秋高洞庭白。

自是天涯人,更送湖上客。

人生险易乘除里,富贵功名从此始。

不须惜别作酸然,满路新诗付吾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