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寻芳.饮合涧桥酒楼,同诸虎男暨及门张台柱

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宛转相属。

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

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

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

形式: 词牌: 倦寻芳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雨后静谧的山间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词人以“寺桥压雨,峰馆凌空”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压”和“凌”两个动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雨后山桥与山馆的景象,也隐含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下来,“宛转相属”四字,将山间的溪流与远处的山峰联系起来,仿佛是大自然的脉络,蜿蜒曲折,相互依存。词人通过“处处褰帘,一带小溪如玉”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与纯净,将小溪比喻为“玉”,既突出了其清澈之美,又赋予了它一种珍贵与高洁的象征意义。

“幽恨不随流水去,离魂偏遇游丝触”两句,词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流水无法带走内心的愁绪,离别之魂却在轻柔的游丝中触动,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爱村姬,任银瓶笑指,芳名原熟”则转向对乡村女子的赞美,通过“银瓶”这一细节,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

“痛往事、存亡荣落,不意欢娱,此际能续”表达了词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欢愉的珍惜,体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当下幸福的珍视。

最后,“人到中年,怕听断肠新曲”一句,道出了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忧虑,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珍惜。“兴过难留头上黑,愁来且尽杯中绿”则是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在愁苦之余寻求片刻慰藉的生活态度。

“记岩西,抱花眠,夜深烧烛”则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夜晚场景,词人似乎在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同时也在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弄珠楼.弄珠楼宴集,赠陆嗣端司马.自度曲

烟涛万顷,看九龙、奔赴弄珠楼。

重帘高枕,水天日夜悠悠。

白雁风驱,黄花露濯,描画十分秋。

莫负佳人劝饮,玉杯似手。翠蚁香浮。搔头。

灯前敲断,应为节轻讴。星移物换,沦亡古迹难求。

锦障催诗,红衣扶醉,改席上兰舟。

嘱付青衫司马,襟怀磊落,漫学江州。

形式:

昼夜乐.亡妇遗钗,有火珠一颗。今失所在,怅然赋此

清和风暖樱桃醉。记合卺、成佳会。

玉楼向晚妆成,亲见珠钗低坠。椽烛光寒新月晦。

红影动、斜飞襟袂。回首漠阜空,竟难寻仙佩。

香奁狼藉孤灯背。但留些、断金翠。

几番悔恨当时,不与蝶裙同施。

簸土扬灰休细觅,怎再上、别人头髻。

只道落怀中,却原来是泪。

形式: 词牌: 昼夜乐

玲珑四犯.闰六月初七日作

小月窥人,早半枕新凉,客睡初醒。

珠泻高荷,怅望碧池烟暝。

枉了盼着佳期,今夜依然孤另。

问几年、积下馀剩,算出恁般节令。

西窗立尽梧桐影。雨苏苏、隔河微映。

锦机料得无心织,空把云鬟整。

屈指残暑易消,且按着、离情待等。

不似人天畔,羁旅归,期无定。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万年枝.吴门春思

昔日高台,恨听歌未了,已见荆棘。

野堑低云,人道锦帆遗迹。

实袜花钗土蚀,记笑倚、东窗无力。

而今安在,乱峰荒寺,古碑谁识。天涯寒食。

正当那、落红万点,旅思凄恻。

门对垂杨,住久黄鹂认得。

愁泪不须沾臆,恐添注、太湖深黑。

醉时独啸,苍波东逝,斜阳西匿。

形式: 词牌: 喜迁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