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怀归

背窗寒烛影沉沉,楚客乡思欲不禁。

板阁漏残人自远,水萤光淡夜方深。

牢愁闻雨眠疏屋,归梦随云彻故林。

忆著烟村旧风景,柿红时节又鸣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思乡的画面。诗人身处寒冷的夜晚,背对着窗户,蜡烛微弱的光线在室内投下深深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清的氛围。"楚客乡思欲不禁"表达了诗人作为异乡客,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难以抑制。

"板阁漏残人自远"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漏壶滴水声稀疏,显示出夜已深沉,而诗人与家乡的距离似乎更加遥远。"水萤光淡夜方深"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暗淡,水萤微弱的光芒映照着诗人孤独的心境。

"牢愁闻雨眠疏屋",诗人因愁绪满怀,在简陋的小屋里听到雨声,更添愁绪,难以入眠。"归梦随云彻故林"则寄托了诗人对梦境中能回到故乡的渴望,希望梦境能够穿越云层,直达那片熟悉的林地。

最后,诗人回忆起故乡的旧日风景,尤其是柿子红熟的季节,砧声四起,那是熟悉的农事活动和家乡的气息。整首诗以景生情,通过秋夜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交织,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秋夜怀洛下一上人

游宦忘机久,心源亦自澄。

夜听吴苑雨,秋忆洛城僧。

木叶惊栖鸟,寒窗暗静灯。

何时过竹院,一得问三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秋夜独书勉诗友

西风惊万木,危坐思悠哉。

故国经年别,秋鸿半夜来。

人应多弃善,天岂不怜才。

休学严夫子,荒凉老钓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夜感兴寄吴顺之

耿耿不成寐,楚乡经暮秋。

故人遥海峤,寒月满江楼。

闭户生苍藓,安闲到白头。

如何太平日,独不出汀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秋雨怀友生

江城秋雨歇,孤坐役吟身。

草色荒三径,虫声满四邻。

边鸿来已近,庭叶落还频。

对此空搔首,无由面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