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余希声的《石门山》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门山的自然美景与深邃的人文历史感。
首联“幽期不可负,非是爱神仙”,开篇即点明了对石门山的向往之情,并非出于对仙人的迷恋,而是对山中幽静之美的追求与尊重。这里的“幽期”既指寻觅山中美景的心愿,也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颔联“扪石云归岫,载花春满船”,通过“扪石”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者触摸岩石、感受云雾缭绕的情景,而“云归岫”则形象地描绘了云雾聚散的动态美。后一句“载花春满船”则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旅途的愉悦融合在一起,仿佛整个春天都随着船只一同前行,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颈联“雨收山意醒,风定瀑声圆”,雨后的山林显得格外清新,仿佛被雨水洗涤过的山意更加鲜明。而当风停之后,瀑布的声音变得清晰而圆润,这种声音的纯净与和谐,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尾联“晋宋千年兴,悠悠在目前”,将目光从眼前的美景转向历史的长河,晋宋两朝的兴衰往事仿佛就在眼前,流露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时间的悠长。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也暗示了自然美景与人文历史之间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石门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双重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