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过所作的《和赵朝议追咏其亡友园亭三首》中的第一首,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
首联“宿草论交旧,佳亭榜字新”,以“宿草”与“佳亭”对比,既点明了地点,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旧友已逝,而亭子上的字迹却显得格外醒目,新与旧的对比,加深了对亡友的怀念之情。
颔联“平畴烟漠漠,野水碧粼粼”,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广阔的田地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显得空旷而寂寥;远处的野水则碧绿清澈,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脆弱。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哀思。
颈联“挂剑嗟吾晚,悬车叹汝伸”,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在朋友生前尽到更多的陪伴与帮助,如同“挂剑”一般,留下遗憾;同时,也对朋友的离去表示了深深的惋惜,如同“悬车”一般,表达了对逝者无法挽回的悲痛。这两句情感真挚,直击人心。
尾联“西州不忍过,朱户锁埃尘”,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不愿再经过西州这个地方,因为那里曾是亡友的居所,如今却只剩下关闭的朱门和堆积的尘埃,这不仅是对亡友生活痕迹的怀念,也是对逝去友情的深深哀悼。这一句以景结情,余韵悠长,让人不禁为诗中所蕴含的深情而动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亡友园亭的追忆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刻哀思,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怀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