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墓

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

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翻译

几步之外是满目荒榛连接着昔日的小径,寒冷的江面空旷寂寥,草木显得凄凉。
鹿门山上的黄土不多,刚好够覆盖那些书生的坟墓,使它们显得低矮。

注释

荒榛:荒芜的丛生灌木。
旧蹊:昔日的小路。
漠漠:形容江面空旷。
凄凄:形容草木凄凉。
鹿门:地名,指湖北襄阳的鹿门山。
无多少:不多。
书生:古代读书人。
冢:坟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凉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首句“数步荒榛接旧蹊”,用“数步”来形容墓地与世间的距离之近,通过“荒榛”和“旧蹊”传递出一片荒凉与历史的痕迹。接着,“寒江漠漠草凄凄”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其中“寒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江水不暖;“漠漠”则是对景色的淡漠描写,而“草凄凄”则增添了一份秋意。

在第三句“鹿门黄土无多少”,诗人通过“鹿门黄土”这个特定地理标志,指出了墓地的位置,同时“无多少”暗示了墓主人生前地位不显或遭遇不幸。最后,“恰到书生冢便低”则是对逝者孟浩然的一种同情与怀念之情表达。这里的“书生”特指文人墨客,通过对其墓地形容“恰到”和“便低”,表现出一种生命脆弱和历史无常的情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画面描绘能力,也透露出对逝者的一种哀悼之情,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其一)

结构叨冯柱石才,敢期幢盖此裴回。

阳春曲调高谁和,尽日焚香倚隗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其二)

玳簪珠履愧非才,时凭阑干首重回。

只待淮妖剪除后,别倾卮酒贺行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尚父偶建小楼特摛丽藻绝句不敢称扬三首(其三)

阑槛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风流孔令陶钧外,犹记山妖逼小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帘二首(其一)

叠影重纹映画堂,玉钩银烛共荧煌。

会应得见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