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德舆山家

茅檐日暖卧寒林,过午老翁鼾睡声。

扰扰红尘山下路,晓霜残月有人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的茅屋中,我躺卧在寒冷的树林里。
午后时分,老翁沉沉入睡,发出鼾声。

注释

茅檐:简陋的屋檐。
日暖:温暖的阳光。
卧:躺卧。
寒林:寒冷的树林。
过午:午后。
老翁:年迈的老人。
鼾睡声:打鼾的声音。
扰扰:纷扰嘈杂。
红尘:世俗尘嚣。
山下路:山下的道路。
晓霜:早晨的霜冻。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有人行:有行人走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村生活图景。"茅檐日暖卧寒林",给人以温馨之感,茅屋的檐前,在冬日的阳光下变得温暖,而身处其下的寒林,则是对比之下更显得冷清。接下来的"过午老翁鼾睡声",则描写了一个老人在午后安静地打盹儿,鼾声此起彼伏,展现了一种岁月静好的生活状态。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带有另一番情怀。"扰扰红尘山下路"中的“扰扰”形容车轮碾过道路的声音,或许象征着外界的喧嚣和干扰,而"晓霜残月有人行"则透露出一种孤寂与哀愁,清晨的露水尚未散去,月亮依稀可见,却有人独自在这样的早晨行走,或许是在思念远方,或是怀揣其他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既描绘了山中宁静祥和的一面,也暗示了外界的繁华与个人内心的孤寂。

收录诗词(205)

于石(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西岩寺

丹崖翠壁数千尺,绝顶僧房三四间。

老树倚岩岩倚屋,白云飞去又飞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许劭

四海同推月旦评,是非公论至今存。

老瞒敢肆奸雄志,未必不因公一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净居院遇雪

梦回寒月吐层崖,汤响松风听煮茶。

倚树恐惊残雪堕,起来不敢嗅梅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始皇

万世纲常具六经,天应未遽丧斯文。

焚书欲灭先王道,道在人心不可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