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答朝中旧友

少日治文章,亦曾观国光。

山林虽不返,畎亩未尝忘。

麋鹿宁无志,鹓鸿自有行。

还知今日事,大故索思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年轻时专注于学问写作,也曾目睹国家的荣光。
虽然身在山林不再返回,但心中田野的记忆从未遗忘。
麋鹿或许没有远大的志向,但凤凰和鸿雁自会遵循它们的道路。
如今明白今日之事,大事来临需要深思熟虑。

注释

少日:年轻时。
治:专注。
文章:学问写作。
观:目睹。
国光:国家的荣光。
山林:山林生活。
不返:不再返回。
畎亩:田野。
未尝:从未。
忘:遗忘。
麋鹿:比喻平凡之人。
宁:或许。
无志:没有远大志向。
鹓鸿:比喻贤能之士。
自有行:遵循自己的道路。
今日事:今日之事。
大故:大事。
索思量:深思熟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代书答朝中旧友》。诗中,诗人回忆起年轻时致力于学问和文学创作,也曾有过关注国家大事的经历。尽管后来选择归隐山林,但并未完全忘却尘世的责任。他以麋鹿和鹓鸿自比,表达即使身处田园,心中仍有志向和原则,保持着自己的独立行动。最后,诗人表示在当前的境况下,他深知责任重大,正在深思熟虑应对之策。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既怀念过去,又积极面对现实的沉稳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击壤吟

人言别有洞中仙,洞里神仙恐妄传。

若俟灵丹须九转,必求朱顶更千年。

长年国里花千树,安乐窝中乐满悬。

有乐有花仍有酒,却疑身是洞中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击壤吟

击壤三千首,行窝二十家。

乐天为事业,养志是生涯。

出入将如意,过从用小车。

人能知此乐,何必待纷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半醉吟(其二)

半醉小车行,世间无此荣。

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

意若兼三事,情如拥万兵。

这般闲富贵,料得没人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头风吟

近日头风不奈何,未妨谈笑与高歌。

人才相去不甚远,事体所争能许多。

闭目面前都是暗,开怀天外更无他。

若由智数经营得,大有英雄善揣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