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一)

今夕复何夕,相看又此亭。

金樽堕明月,银汉倒繁星。

吾已甘多病,君今幸不醒。

胡笳中夜起,凄恻若为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宗臣所作的《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一)》。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情感的交流,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江南的不舍与担忧。

首句“今夕复何夕”,以疑问的语气开启,仿佛在询问这特殊的夜晚有何不同寻常之处,引出下文对相聚场景的描述。接着,“相看又此亭”点明了地点,两人在亭中相对而坐,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金樽堕明月,银汉倒繁星”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酒杯比作坠落的明月,银河则仿佛倾倒了繁星,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美景,同时也暗喻了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短暂。

“吾已甘多病,君今幸不醒”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多病状态的接受,以及对友人能够清醒面对离别的欣慰。这里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最后,“胡笳中夜起,凄恻若为听”以胡笳声的响起作为收尾,象征着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胡笳之声在深夜中回荡,让人心生凄凉,难以承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离别不可避免的无奈和哀愁。

收录诗词(772)

宗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字:子相
  • 号:方城山人
  • 籍贯:兴化(今属江苏兴化)
  • 生卒年:1525~1560

相关古诗词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其二)

亭花新乍落,砌竹远生阴。

砧杵秋城急,烟霞故国深。

不堪惆怅色,兼入别离心。

去住伤萍梗,兹期未易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皇甫别驾初至夜集得归字

君自何方至,怜才意久违。

朔云停暮屐,汉月照春衣。

江左时名重,人间雪调稀。

灯前出瑶草,坐客不能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寄黄山人

已厌时人目,翻生古道悲。

洲中鹦鹉赋,台上凤凰诗。

风雨客多病,江湖鬓有丝。

长途且万里,无梦寄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追送谢山人不及

白发久为客,青春忽与归。

马冲燕雪尽,心逐塞云飞。

天地飘蓬甚,河桥折柳违。

离情堪涕泪,此际倍沾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