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发久为客,青春忽与归。
马冲燕雪尽,心逐塞云飞。
天地飘蓬甚,河桥折柳违。
离情堪涕泪,此际倍沾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春天回归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与追忆。首句“白发久为客”,点明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岁月已逝,两鬓斑白。接着“青春忽与归”则在对比中突出了季节更迭与生命轮回的自然规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待。
“马冲燕雪尽,心逐塞云飞”两句,通过马匹冲破冬日积雪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内心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而“心逐塞云飞”则进一步表达了这种追求的强烈与无拘无束。接下来,“天地飘蓬甚,河桥折柳违”两句,以天地间飘零的蓬草和折柳分别比喻诗人的孤独与离别之痛,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最后,“离情堪涕泪,此际倍沾衣”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此刻因离别之情而难以自抑,泪水不禁湿透衣襟。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个人经历与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时间流逝、人生离合的深刻主题,以及对友情与自由的深切渴望。
不详
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暮雨浮天去,寒云归峡迟。
青山饶远色,紫菊把新枝。
何处风前笛,频停月下卮。
关河已摇落,故向客愁吹。
客久春如失,愁深夜不开。
眼看鸿雁去,书对白云裁。
丛桂迷淮甸,长杨识汉才。
江东秋色好,消息几时来。
别已三年久,情堪万里余。
常劳燕塞雁,不到蜀江鱼。
浩荡心中事,迟回纸上书。
白头还好在,一泪满朝裾。
念尔行摇落,何心堪寂寥。
凌风双鬓短,畏路一身遥。
薜荔乱江雨,鱼龙犯夜潮。
广陵明月好,曾听玉人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