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原本在孟诸野外做渔夫和樵夫,一生过着闲适的生活。
宁愿在荒野中放声歌唱,也不愿在官场的尘土中忍受压抑。
只说在小地方无事可做,但公门中的事务都有其期限。
对上级官员的奉承迎接让我心如刀割,鞭打百姓的景象令我悲痛。
回家后向妻儿询问,全家都笑我如今这副模样。
谋生之事只该在南亩耕田,世间人情都付之东流。
梦中那片旧山如今何处?只为完成使命而犹豫不决。
这才明白梅福的追求徒劳无功,更怀念陶潜的归隐生活。

注释

渔樵:渔夫和樵夫。
孟诸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商丘附近。
狂歌:放声歌唱,表达豪放之情。
风尘:比喻官场的污浊。
小邑:小城镇。
公门:官府。
鞭挞:用鞭子抽打。
妻子:妻子儿女。
南亩:农田,代指田园生活。
东流水:比喻无法挽留的事物。
梅福:汉代隐士,此处借指追求仕途的人。
陶潜:东晋诗人,以归隐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封丘作》,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琐事的厌倦。诗中“一生自是悠悠者”透露出诗人性格中的淡泊与自由,"乍可狂歌草泽中"则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自然情怀的情操。

在官场中,“公门百事皆有期”和“鞭挞黎庶令人悲”反映了诗人对官职生活的无奈与悲哀。"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这两句则表达了一种归隐田园后的平静与满足。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生活简单化的追求。最后,“梦想旧山安在哉,乃知梅福徒为尔”则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个官员对世俗束缚的反叛以及对自然田园生活的深刻向往。

收录诗词(257)

高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武,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 字:达夫
  • 籍贯:渤海蓨(今河北景县)
  • 生卒年:704—765年

相关古诗词

秋胡行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一朝结发从君子,将妾迢迢东鲁陲。

时逢大道无艰阻,君方游宦从陈汝。

蕙楼独卧频度春,彩阁辞君几徂暑。

三月垂杨蚕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

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

妾家夫婿经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

愿言行路莫多情,道妾贞心在人口。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君恩即可依。

闻说行人已归止,乃是向来赠金子。

相看颜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

从来自隐无疑背,直为君情也相会。

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

誓将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

形式: 乐府曲辞

送田少府贬苍梧

沈吟对迁客,惆怅西南天。

昔为一官未得意,今向万里令人怜。

念兹斗酒成暌间,停舟叹君日将晏。

远树应怜北地春,行人却羡南归雁。

丈夫穷达未可知,看君不合长数奇。

江山到处堪乘兴,杨柳青青那足悲。

形式: 古风

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形式: 古风

送杨山人归嵩阳

不到嵩阳动十年,旧时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复见,三十六峰犹眼前。

夷门二月柳条色,流莺数声泪沾臆。

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阳路,惟余眷眷长相忆。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