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宋徽宗琴名松风

北来征雁带魂消。夕吹咽寒涛。

太清楼畔鶤弦涩,空回首、仙乐层霄。

旧谱水云舟夜,新声国宝湖桥。杏花词事剪冰绡。

遗恨付桐焦。音官大晟飘零后,风和雨、送尽云韶。

今古人天悽籁,霓裳一例蓬蒿。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鉴赏

这首词以北来的雁影带走了词人的魂魄,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夕吹咽寒涛"描绘了傍晚的风声与涛声交织,更显孤独与哀伤。在太清楼边,原本悦耳的瑟瑟琴音变得滞涩,词人只能空自回首,遥想昔日仙乐飘渺于云端的盛景。

"旧谱水云舟夜,新声国宝湖桥"两句,将回忆与现实交织,旧时的美好旋律仿佛在夜晚的水上舟行中回荡,而今只剩湖桥边的新曲,暗含着国运衰落的感慨。接下来,词人提到杏花词事,如冰雪般纯净,但又带着深深的遗憾,寄托在那已焦枯的梧桐之上。

"音官大晟飘零后,风和雨、送尽云韶"表达了音乐人才凋零,曾经的宫廷音乐(云韶)也随风散去,只剩下风雨中的残音。最后,词人感叹古今人事皆如这凄凉的乐声,都在自然的荒芜中消逝,连那被誉为霓裳羽衣曲的华美也在蓬蒿丛中归于沉寂。

整体来看,况周颐的这首《风入松·宋徽宗琴名松风》通过描绘音乐的变迁和历史的沧桑,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乙卯七月二十五日梦中哭醒口占

梦里十年影事,醒来半日閒愁。罗衾寒侧作深秋。

清泪味酸于酒。何处伤心不极,此生只恨难休。

眼前红日在帘钩。听雨听风时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多丽.秋雨

碎秋心、断鸿残角疏砧。

更何堪、潇潇飒飒,黄昏付与秋霖。

问谁消、虫声四壁,知难醒、蝶梦重衾。

败叶阶前,孤桐井畔,丝丝浑似泪沾襟。

美人隔、红墙碧汉,尘世自晴阴。

重阳近、横空作暝,见说登临。

锁姮娥、浓氛惨结,西风消息侵寻。

费香添、猊薰恁热,兼露滴、鹤警还瘖。

变徵无端,移宫未稳,邻家铁笛入云深。

向此际、违寒避湿,菊酿索浓斟。

沧江晚、斜阳回首,恨满烟林。

形式: 词牌: 多丽

紫萸香慢.九日再赋

凭危阑、茱萸愁把,作寒野色悽迷。

拌一回扶醉,便消得、斜阳西。

信是无风无雨,甚寥天鸿唳,梦压云低。

笑刘郎、恁日搦管怯糕题。指峻路、有人手携。秋期。

省记疑非。颦欲损、远山眉。

算黄花晚畹,閒情得似,陶令东篱。

可无白衣人至,最醒处、易成悲。

峭西风、未妨吹帽,茂陵丝鬓,谁惜绿减霜欺,清泪自持。

形式: 词牌: 紫萸香慢

最高楼.雨夕饯秋

风和雨、呜咽似骊歌。芳节惜蹉跎。

高楼何况闻鸿雁,重衾生怕梦山河。

说伤心,应更比,送春多。钟未到、尚馀梧几叶。

更欲断、最怜花寸蜡。霜晚晼、鬓消磨。

西风树到无声苦,东篱菊亦奈愁何。

剩凄清,今夕也,等閒过。

形式: 词牌: 最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