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栖贤寺怀友人

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

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

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一夜之间住宿在秋寺中,忙碌与清晓交替
山腰间的小溪潺潺落下,孤独的旅人深夜听见
白鹤离去,月光洒满空巢,龙潜藏于云雾缭绕的洞穴
苦心吟诗才领悟到景色,遗憾不能与你共享

注释

一宿:过夜住宿。
三秋寺:秋季的寺庙。
闲忙:忙碌与悠闲。
晓:清晨。
细泉:小溪。
山半落:从山腰落下。
孤客:孤独的旅客。
夜深:深夜。
鹤去:鹤已飞走。
巢盛月:月光照亮巢穴。
龙潜:龙隐藏。
穴拥云:洞穴被云雾围绕。
苦吟:苦苦思索。
见景:领悟景色。
多恨:满怀遗憾。
同君:与你一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而又深沉的夜景。开篇“一宿三秋寺,闲忙与晓分”即设定了一个静谧而悠长的夜晚场景,诗人在三秋寺中度过了一夜,而外界的忙碌与清晨的到来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细泉山半落,孤客夜深闻”进一步描绘出夜色愈加浓重,微小的泉水声响彻山谷,诗人在深夜中独自聆听,这里的“孤客”二字透露出诗人的寂寞心境。

“鹤去巢盛月,龙潜穴拥云”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白天时大雁飞走,夜幕降临后,它们归巢而去;巨龙般的山峰在夜色中隐现,其巢穴被云雾所环绕。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之眼,更显露出他对自然界深刻感悟。

末尾,“苦吟方见景,多恨不同君”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他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叹息,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稍稍触摸到心中的景象。最后一句“多恨不同君”则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因为不能与这位友人共同体验这一切而感到无尽的遗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夜晚的静谧氛围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孤独、寂寞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

收录诗词(330)

杜荀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字:彦之
  • 号:九华山人
  •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 生卒年:846~904

相关古诗词

秋晨有感

木叶落时节,旅人初梦惊。

钟才枕上尽,事已眼前生。

吟发不长黑,世交无久情。

且将公道约,未忍便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贺顾云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

青桂朱袍不贺兄,贺兄荣是见儿荣。

孝经始向堂前彻,官诰当从幕下迎。

戏把蓝袍包果子,娇将竹笏恼先生。

自惭乱世无知己,弟侄鞭牛傍陇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贻里中同志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

于身无切事,在世有馀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