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乡里为儒者,唯君见我心。
诗书常共读,雨雪亦相寻。
贫贱志气在,子孙交契深。
古人犹晚达,况未鬓霜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友人的深厚情谊,他们共同喜爱儒家学说,经常一起阅读诗书,无论是雨雪交加的恶劣天气,也不妨碍他们相聚的脚步。诗中表现出了诗人对朋友忠诚不渝的情感,以及面对贫贱境遇时仍能保持高尚志节和坚定气魄。
“古人犹晚达”一句,表明即便是在古代,有些人成名晚达,何况自己还未到头发斑白的年龄。诗人通过这种比较,表达了对未来抱有希望,且对友情和学术追求持之以恒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志趣相投的美好情景。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
于身无切事,在世有馀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凡游南国者,未有不蹉跎。
到海路难尽,挂帆人更多。
潮沙分象迹,花洞响蛮歌。
纵有投文处,于君能几何。
海涨兵荒后,为官合动情。
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
草履随船卖,绫梭隔水鸣。
唯持古人意,千里赠君行。
乱世人多事,耕桑或失时。
不闻宽赋敛,因此转流离。
天意未如是,君心无自欺。
能依四十字,可立德清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