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
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
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通过对巫峡和巴东地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迢迢出半空”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巫峡雄伟的气势,它仿佛从云端中伸展出来,与天空相接,给人以无垠之感。紧接着,“云藏神女馆”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一种浪漫想象,将巫山比作仙境,让读者感到既神秘又迷离。
“雨到楚王宫”一句,通过对历史的巧妙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楚王宫在这里不仅是一个实体建筑,更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它与自然景观的交织,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
“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则描写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给自然带来的变化。泉水在清晨和傍晚的不同光线下有着不同的声音,而树木随着四季的变换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些细微之处都被诗人捕捉并巧妙地融入了诗句之中。
最后,“清猿不可听,偏在九秋中”一句,通过对清冷山谷中的猿啼声的描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九秋,即深秋,这里用来强调季节的转换,也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一种深邃的哲思。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姑苏东望海陵间,几度裁书信未还。
长在府中持白简,岂知天畔有青山。
人归极浦寒流广,雁下平芜秋野闲。
旧日新亭更携手,他乡风景亦相关。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
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同。
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
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
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
秋风景溪里,萧散寄樵渔。
凝阴晦长箔,积雪满通川。
征客寒犹去,愁人昼更眠。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
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