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凝阴晦长箔,积雪满通川。
征客寒犹去,愁人昼更眠。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
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寒冷而静谧的冬日景象。"凝阴晦长箔,积雪满通川"两句生动地描述了天气阴沉、云层低垂,如同一块厚重的幕布笼罩着大地,而积累的雪花覆盖了整个河川,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冬景。
接着,诗人转向旅行者的境遇,"征客寒犹去,愁人昊更眠"表达了旅途之人的孤独与无奈,他们在严寒中匆匆离去,而留下的人则因为思念和忧虑而难以入睡。这里的“愁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可能是在思念远行的朋友或亲人。
"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两句似乎在回忆历史上的某个时刻,提到谢安和谢玄父子的名声与东晋时期抗击外敌的情景。这里的“咏日”可能是指谢安平定王恒之乱后,于元旦(即春节)日光明媚时在皇帝面前颂扬太平盛世的场景。
最后两句"闻有招寻兴,随君访戴船"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追随。这里的“招寻兴”可能是指某种召唤或邀请,而“随君访戴船”则意味着诗人愿意跟随这位朋友,哪怕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要坐上那摇摇晃晃的小船去探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远方旅人孤独寒冷境遇的同情,也有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更有对朋友情谊的深厚表达。通过这种多层次的情感和景象交织,诗人构建了一幅丰富而内涵深长的文学画卷。
不详
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著名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露冕临平楚,寒城带早霜。
时同借河内,人是卧淮阳。
积水澄天堑,连山入帝乡。
因高欲见下,非是爱秋光。
落日凭危堞,春风似故乡。
川流通楚塞,山色绕徐方。
壁垒依寒草,旌旗动夕阳。
元戎资上策,南亩起耕桑。
吏散重门掩,僧来闭阁闲。
远心驰北阙,春兴寄东山。
草长风光里,莺喧静默间。
芳辰不可住,惆怅暮禽还。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