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发今朝见,虚斋晓镜清。
乍分霜简色,微映铁冠生。
幕下多能事,周行挹令名。
流年未可叹,正遇太阶平。
这首诗描绘了早晨镜前的景象,诗人面对着自己的白发,感慨万分。"白发今朝见"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理上的变化,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境。"虚斋晓镜清"则是对早晨空净斋舍中,清澈如水的镜子进行描写,这里的“虚”字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
接下来的"乍分霜简色,微映铁冠生"更深化了白发与冰冷镜面的对比。霜简即是轻盈如霜的头发,而铁冠生则是用来形容诗人原先坚硬如铁的意志和现在已经显露出苍老痕迹。
"幕下多能事,周行挹令名"这一部分转向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幕下"暗示着私密、隐秘之处,而“多能事”则指代诗人过去的丰富经历和成就。周行挹令名,是说诗人的名字在当时被广泛传颂。
最后两句"流年未可叹,正遇太阶平"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虽有感慨,但因遇到了一个相对安稳的时代环境,所以并没有过度哀叹。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动荡时世中保持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镜前的白发,讲述了时间流逝、个人成就与社会认可,以及面对变化的坦然心境。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出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隅。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綵仗列森森,行宫夜漏深。
殳鋋方启路,钲鼓正交音。
曙月思兰室,前山辨谷林。
家人念行役,应见此时心。
春山仙掌百花开,九棘腰金有上才。
忽向庭中摹峻极,如从洞里见昭回。
小松已负干霄状,片石皆疑缩地来。
都内今朝似方外,仍传丽曲寄云台。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
人望皆同照乘宝,家风不重满籯金。
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伯仲尽时贤,平舆与颍川。
桂枝尝遍折,棣萼更相鲜。
丹地晨趋并,黄扉夕拜联。
岂如分侍从,来就凤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