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
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
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这首诗描绘了师厚与胥氏妇前来祭奠其姑母的情景,情感深沉,哀而不伤。首句“双裾来此室”,以“双裾”暗示两人一同前来,营造出哀悼的氛围。接着,“恸器拜灵床”,通过“恸器”和“拜灵床”的动作,展现了二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
“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诗人想象逝者穿着魂衣,而他们则以薄酒祭奠,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接下来,“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描述了二人面对逝者留下的孤儿,既感伤又充满慈爱地询问着日常琐事,体现了对孤儿的关怀与责任。
最后一句“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诗人感慨自己一生都未能像燕子一样自由自在,表达了对逝者生活的羡慕与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哀悼之中的深情与对逝者的怀念。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苑路如绳直,郊亭一雨过。
浅沙车辙稳,晴树昼阴多。
牧马方鸣泽,芸瓜已满坡。
今闻从事去,试听壤人歌。
道路传闻日,惊嗟尚复疑。
疾因勤学得,命不与人期。
贾谊年伤少,相如恨见迟。
向来公辅器,看取李家知。
东家月吐明,西家犬争吠。
月兔在中天,曾何竞窥秽。
姮娥虽夜行,莫比淫奔废。
呶呶篱下音,胡不钤其喙。
紫禁低云拂绮栊,西垣人忆玉堂翁。
撚髭觅句方传咏,著树成花尚舞空。
不管因风吹塞外,任教飞片落杯中。
晓来城郭遮无路,阮籍驱车莫叹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