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掠地冲风敌万人,蔽天密雪几微尘。
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
晚积读书今已老,闭门高卧不缘贫。
遥知更上湖边寺,一笑潜回万室春。
这首诗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登台赏雪的想象。首句"掠地冲风敌万人"展现了风雪之大,仿佛能抵挡万人之力,形容其气势磅礴。"蔽天密雪几微尘"进一步描绘雪之密集,遮天蔽日,几乎难以见尘埃,形象生动。
"漫山塞壑疑无地"写出了雪覆盖山峦、填满沟壑的场景,给人以天地一色、无处不在的感觉。"投隙穿帷巧致身"则运用比喻,暗示雪如精灵般巧妙地穿透缝隙,进入室内,显示出雪的灵动和生命力。
诗人感慨"晚积读书今已老",借雪的堆积象征自己年华流逝,但"闭门高卧不缘贫"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安于清贫的生活态度。最后,诗人想象友人在湖边寺中赏雪的情景,"一笑潜回万室春"预示着友人的欢笑能给寒冷的冬日带来温暖,如同春天一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大雪和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不详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千里相从愧子心,未堪归路马骎骎。
更能作意怜衰病,肯后重来道古今。
三岁有期看一举,百年聊待到千寻。
行逢净社论馀习,为说登临久废吟。
河市新经集,鸡笼旧得名。
初闻北人语,意作故乡声。
客久艰难极,情忘去就轻。
空虚仍废忘,何以慰诸生。
苦遭年少强追陪,病眼看花更覆杯。
夹岸万人倾国出,清江一注两山开。
游人欲尽惊鸥下,晚日犹须恶雨催。
更恐明年有离别,折花临水共裴徊。
绕郭溪山接四邻,身轻步蹑一梯云。
图南羽翮抟空见,倚北光芒入夜分。
芜没池台馀故事,风流人物想前闻。
翛然便欲移招隐,猿鹤还应怨旧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