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呈双鱼(其六)

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

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

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

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

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

诗章与世运,升降展相依。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论诗呈双鱼(其六)》由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是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脉络的深刻剖析与独到见解。

开篇“汉初尚淳质,文雅殊未釐”,指出汉初的文学风格朴实无华,文雅之风尚未形成,与后世的华丽文风形成对比。接着,“风气颇类秦,诗歌犹甚稀”描绘了秦朝对汉初文学的影响,以及当时诗歌创作的稀缺状态。

“建武招文学,词章郁以摛”描述了东汉时期,尤其是光武帝刘秀时期,招揽文学之士,使得文辞繁盛,但同时也暗示了古意的衰减。接下来,“泛滥多雄赋,然而古意衰”进一步说明了这一时期文学作品虽多,但古朴之意却逐渐丧失。

“一十有九章,实擅汉代辉”强调了在这一时期,确实有优秀的篇章,为汉代文学增添了光彩。随后,“下及魏晋间,曹谢揽其奇”指出魏晋时期,曹植和谢灵运等人的作品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作者日以多,风骨日以卑”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作品的数量增加,但整体的艺术格调却趋于平庸。最后,“江左传六朝,纤巧益以滋”总结了从六朝开始,文学作品越来越注重形式上的精致与细腻,而失去了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回顾,揭示了文学风格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特征的演变轨迹。霍与瑕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展现了他对文学史的独特洞察力和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748)

霍与瑕(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论诗呈双鱼(其七)

唐亦六朝变,声口皆馀波。

济之以浑淳,沛然遂成河。

中叶李杜兴,巍然萃其英。

古风赖一回,雄才砥沧溟。

晚唐又渐靡,清声徒泠泠。

作者岂不勤,气习良难胜。

五代更无闻,宋朝且未评。

形式: 古风

论诗呈双鱼(其八)

渺渺盛世音,终古不复起。

气格日以微,波流日以靡。

欲障此颓澜,吾侪当自励。

驰骤应千古,上下宜百世。

囊括尽诸家,包含兼六义。

志立事竟成,谁云古人逝。

与君更切磋,一篑毋自止。

予亦悠悠者,鞭策赖君子。

形式: 古风

论诗呈双鱼(其九)

在天有星辰,河汉为其章。

在地有山川,草木贲其芳。

诗乃人之华,蕴藉耀其光。

内外本一致,德言互显藏。

实德展无量,矢言自辉煌。

古者以道志,末世但轻飏。

与君更勉力,内心不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酬勉纯(其一)

南国有佳人,遗我尺素书。

书中成锦字,文章映碧虚。

情义既洵美,德音复婉都。

回首樵云外,感此益凄且。

寥寥鹡鸰诗,君今歌是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