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与性上人话别

秋山与湖水,远近如相送。

后府宿扁舟,知师有归梦。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送]韵

翻译

秋天的山峦与湖水,仿佛在远处相互守候。
夜晚,我停留在后院的小舟中,知道老师您心中怀揣着归乡的梦境。

注释

秋山:秋天的山。
湖水:湖面的水。
远近:远处和近处。
相送:相互映衬,仿佛在送别。
后府:后院或者官署后部。
宿:过夜停留。
扁舟:小船。
知师:我知道您(指老师)。
归梦:归乡的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山水之间的动人画面,远处的秋山与近处的湖水仿佛在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种深情的告别氛围。诗人寓居在湖边的后府,夜晚独宿扁舟之中,通过湖光山色的倒影,诗人联想到性上人可能也有着归乡之梦。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寄寓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林逋的笔触轻盈而富有深意,展现了宋诗的淡泊意境和含蓄情感。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闵师见写陋容以诗奉答

顾我丘壑人,烦师与之写。

北山终日悬,风调一何野。

林僧忽焉至,欲揖顷方罢。

复有条上猿,惊窥未遑下。

形式: 古风

和运使陈学士游灵隐寺寓怀

山壑气相合,旦暮生秋阴。

松门韵虚籁,铮若鸣瑶琴。

举目群状动,倾耳百虑沉。

按部既优游,时此振衣襟。

泓澄冷泉色,写我清旷心。

飘飖白猿声,答我雅正吟。

经台复丹井,扪萝常遍临。

鹤盖青霞映,玉趾苍苔侵。

温颜煦槁木,真性驯幽禽。

所以仁惠政,及物一一深。

洒翰嶙峋壁,返驾旃檀林。

回睨窣堵峰,天半千万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梅圣俞雪中同虚白上人来访

湖上玩佳雪,相将惟道林。

早烟村意远,春涨岸痕深。

地僻过三径,人闲试五禽。

归桡有馀兴,宁复比山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知县李太博得替

惠爱复公清,三年报政成。

弦歌敦雅俗,桃李蔼春荣。

县治尝游刃,朝趋久彯缨。

相门如有相,他日愿持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