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
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
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
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表达了对朋友的理解和关怀。
"无机还得罪,直道不伤情"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在与友人的交往中,即使有误会或冲突,也能坦诚相待,不让这些小插曲影响彼此的情谊。这种处世态度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君子之交。
接下来的"微雨昏山色,疏笼闭鹤声" 描述了一种恬淡自然的景象,微雨使得山色变得朦胧,而远处传来了鹤鸣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
"闲居多野客,高枕见江城"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在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偶尔来访的田园之客是诗人的精神寄托。而"高枕见江城"则显示了诗人居所的高远,从容地观赏着脚下江城的景致。
最后两句"门外长溪水,怜君又濯缨" 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溪水长流,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怜君"表达了对远行者朋友的不舍和担忧。"濯缨"则是指朋友行装上的带子被溪水打湿,这里既有实际含义,也隐喻着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示了古代文人特有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桐履如飞不可寻,一壶双笈峄阳琴。
舟横野度寒风急,门掩荒山夜雪深。
贫笑白驹无去意,病惭黄鹄有归心。
云间二室劳君画,水墨苍苍半壁阴。
近日高僧更有谁,宛陵山下遇闲师。
东林共许三乘学,南国争传五字诗。
初到庾楼红叶坠,夜投萧寺碧云随。
秋江莫惜题佳句,正是磷磷见底时。
因钓鲈鱼住浙河,挂帆千里亦相过。
茅檐夜醉平阶月,兰棹春归拍岸波。
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