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横空结阵渡江干,惊断霜秋月夜寒。

边塞三千啼别远,雄关百二唳飞难。

平沙苦诉金风剪,极浦悲号玉露团。

宿水呼群频叫落,声声细听试凭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边塞的凄凉景象与深沉情感。诗人以“横空结阵渡江干”开篇,巧妙地将雁群比作空中阵列,穿越江面,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孤寂的氛围。接着,“惊断霜秋月夜寒”一句,通过“惊断”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雁群飞行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渲染了秋夜的寒冷与凄清。

“边塞三千啼别远,雄关百二唳飞难”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雁群在边塞的啼鸣与雄关的飞翔之难,表达了对离别与艰难处境的感慨。诗人运用数字“三千”与“百二”,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寓意深远,暗示着广阔的空间与复杂的人世。

“平沙苦诉金风剪,极浦悲号玉露团”则将笔触转向自然景观,通过“平沙”与“极浦”的形象,以及“金风”与“玉露”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露珠晶莹的凄美画卷,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宿水呼群频叫落,声声细听试凭栏”两句,以雁群在水中呼唤同伴,声声哀鸣,触动人心,诗人邀请读者静心倾听,仿佛是在与自然对话,表达了一种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心灵的触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边塞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离别与时间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悲秋羌笛夜闻来,月下风嘶塞上台。

汉使声声胡地恨,刘郎曲曲雁门哀。

拍时血染征袍泪,触处魂伤旅梦回。

无限关情都恼杀,不堪怨听落疑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秋宵万籁尽销沉,忽听霜寒几度砧。

断续撼来惊旅梦,高低捣去碎乡心。

风前远送江头响,月下频敲石上音。

更有一番肠断处,浣纱溪女自微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日暮荒村浅水游,荻芦响处不胜愁。

几回吹到藏鸥渚,数阵敲来宿鹭洲。

摇落深滩寒月夜,拍依古岸舞风秋。

飞声杂入渔歌里,付与江边一叶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海东书院山长曾鹤峰和程明府秋声六咏元韵

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捲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听罢空山寻迹去,乱云深处几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