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篇

大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

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

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

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

云霞自窈窕,石室何青葱。

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

灵液飞潺湲,芝草如蒿蓬。

唯帝拥灵符,千载一升中。

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太山篇》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描绘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以及古代帝王在此举行封禅仪式的历史背景。

首句“大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开篇即点出泰山作为东方神岳的独特地位,岱宗之名彰显其神圣与尊贵。接下来“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两句,以日精摄取海气,控制着吴地的山峰,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与气势,仿佛能掌控四方之气。

“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则转而描述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的情景,明堂象征着天子的居所,金策记录着帝王的功绩,这一场景充满了庄重与威严。

“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提到了古代的七十二家姓氏和黄帝在此封禅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泰山的历史文化内涵。

“云霞自窈窕,石室何青葱”描绘了泰山云雾缭绕、石室幽深的自然景观,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想象了仙人在玉树间游走,清风拂面,须发飘扬的景象,充满了神话色彩。

“灵液飞潺湲,芝草如蒿蓬”则通过灵液的流淌和芝草的生长,展现了泰山的神秘与生机。

最后,“唯帝拥灵符,千载一升中。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表达了对帝王拥有灵符、千载难逢的升仙机会的向往,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于探寻真理、追求超越的愿望,希望能够在仙境中与道者交流,最终乘龙飞升至太空。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泰山的自然美景和历史地位,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和哲学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建安体(其一)

转蓬遇回风,千里一遨游。

良时不自爱,汎汎亦何求。

西来既迂怪,周孔以坟丘。

患无纷葩名,年往非所忧。

烈士多壮心,对酒苦难酬。

枕石太华颠,俯漱江海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建安体(其二)

北风正徘徊,繁霜以霏霏。

经过至朔方,惆怅我武威。

白骨何籍籍,铠甲贯疮痍。

猛兽蹲高冈,狐兔失故蹊。

伐薪缺斧斨,饮冰胶马蹄。

远行多苦寒,中路渴与饥。

是时一介志,悠悠谁当知。

形式: 古风

建安体(其三)

河汉悬清光,三五正参差。

西北起浮云,霏霏风入帷。

白发一何早,隐约当待谁。

快独饮美酒,登台临华池。

赵女荡奇舞,秦筝繁且悲。

忧来亦有方,安得常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一)代文帝

长驱下广陵,观兵东南疆。

方舟被大海,万骑纷纵横。

旌旗随波靡,组练远茫茫。

中流震金鼓,士马何激扬。

铠甲生悲风,千里一锵锵。

白羽所漂摇,浮云自低昂。

抚剑登高城,我军正相望。

零雨有遗篇,咏言难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