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体(其三)

河汉悬清光,三五正参差。

西北起浮云,霏霏风入帷。

白发一何早,隐约当待谁。

快独饮美酒,登台临华池。

赵女荡奇舞,秦筝繁且悲。

忧来亦有方,安得常相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星空下的一幅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对比。首句“河汉悬清光,三五正参差”以银河为背景,清冷而明亮,月圆之时,星辉错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西北起浮云,霏霏风入帷”描绘了云雾在夜风中飘动的画面,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朦胧美。

“白发一何早,隐约当待谁”两句,诗人借白发之早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接下来,“快独饮美酒,登台临华池”则转而表达了一种寻求解脱、追求自由的情感,通过独自饮酒、登高望远,试图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

“赵女荡奇舞,秦筝繁且悲”两句运用典故,赵女的舞蹈与秦筝的音乐,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艺术形式和情感表达,赵女的舞蹈或许轻盈欢快,秦筝的音乐却充满了哀愁,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最后,“忧来亦有方,安得常相随”表达了诗人面对忧愁时的应对方式——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同时表达了对永恒陪伴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绘,以及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以及内心世界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一)代文帝

长驱下广陵,观兵东南疆。

方舟被大海,万骑纷纵横。

旌旗随波靡,组练远茫茫。

中流震金鼓,士马何激扬。

铠甲生悲风,千里一锵锵。

白羽所漂摇,浮云自低昂。

抚剑登高城,我军正相望。

零雨有遗篇,咏言难可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二)代明帝

太常摩回飙,旗帜何翩翩。

屯吹弥故垒,列舟竟长川。

登樯望四野,萧条无人烟。

高墉走狐兔,荆棘动参天。

抚剑下中流,甲士罗东西。

赋诗写其怀,随波以潺湲。

从军在万里,惆怅私其怜。

形式: 古风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三)代曹子建

丈夫志万里,慷慨事四方。

我后振威灵,六军乃激扬。

分旗建东岳,耀武临江湘。

鸣镝控流飙,利剑捷秋霜。

长驱下淮泗,人马自生光。

戈矛何参差,方舟正纵横。

何言为国雠,一举披旧疆。

解徒旆言入,歌舞旋许昌。

离宫大飨士,劳赐以次行。

君子念在御,赋诗垂华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代建安从军公燕诗并引(其四)代王仲宣

方舟何翩翩,素波亦萧萧。

蒹葭澹馀映,长樯激流飙。

抚剑登高防,人马且逍遥。

空城何所有,杀气蔽旌旄。

日夕见烟火,四野飞蓬蒿。

边声起大江,谁知我心劳。

从军殊复乐,菲薄愧铅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