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养疾衡檐下,由来浩气真。
五行将禁火,十步任寻春。
致敬惟桑梓,邀欢即主人。
回看后彫色,青翠有松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开篇“养疾衡檐下”,诗人在屋檐下养病,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由来浩气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豁达与真挚。
接着“五行将禁火,十步任寻春”,五行之中火象征着热烈,而这里说要禁制火,可以理解为控制激情,保持平和。十步能寻春,表明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感受。
“致敬惟桑梓”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根脉的尊重与怀念。紧接着“邀欢即主人”,则是说邀请朋友共度时光,即便成了家中的主人,这种平等相待的情谊体现出古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两句“回看后彫色,青翠有松筠”,诗人在屋内回首望去,看到的是后院中树木繁盛的景象。这里的“青翠”形容树木郁郁葱葱,而“有松筠”则增加了一种宁静与古朴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家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友情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不详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
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
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
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