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

十月天公作许悲,负霜鸿雁不停飞。

莽连万里云一去,红尽千林秋径归。

病夫搜句了节序,小斋焚香无是非。

睡过三冬莫开户,北风不贷芰荷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深秋时节天公显得格外悲凉,寒霜中大雁不停地飞翔。
广袤的大地连接着无边的云彩,红叶飘落,秋意阑珊,归雁南飞。
病弱的我搜寻着诗句,随着季节变换,小斋中燃香,心中无杂念。
冬眠般度过漫长冬季,不要轻易开门,北风吹来,连荷叶也无法抵挡严寒。

注释

十月:秋季的第十个月份,指深秋。
天公:古人常以天公比喻自然或命运。
负霜鸿雁:在霜降时节不停飞翔的大雁。
病夫: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身体不适。
芰荷衣:古人的夏衣,这里借指诗人自身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十月》,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首句“十月天公作许悲”以天公的悲凉情绪起笔,暗示秋季的萧瑟。接着,“负霜鸿雁不停飞”写大雁在寒霜中不断南迁,画面生动,寓含时光流逝之意。

“莽连万里云一去”描绘出辽阔的天空下,白云飘散,给人以空旷之感。“红尽千林秋径归”则通过满林红叶的凋零,渲染出秋日的凄美和归途的孤独。诗人自称“病夫”,在小斋中燃香静思,超脱于世事纷扰之外。

尾联“睡过三冬莫开户,北风不贷芰荷衣”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冬季的畏惧,以及对生活简朴、不受外界干扰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深秋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上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颜。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与周绍祖分茶

竹影满幽窗,欲出腰髀懒。

何以同岁暮,共此晴云碗。

摩挲蛰雷腹,自笑计常短。

异时分忧虞,小杓勿辞满。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与信道游涧边

斜阳照乱石,颠崖下双筇。

试从绝壑底,仰视最奇峰。

回埼发涧怒,高霭生树容。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岂无避世士,于此傥相逢。

客心忽悄怆,归路迷行踪。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韵赋四小诗(其二)

乱石披浅流,水纹如绀发。

驰晖忽西没,林光相映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