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其二)

龟山昔同到,松竹故依然。

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

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

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其二)》中的一节。苏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重逢的场景,以及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

首句“龟山昔同到”,点明了曾经与友人一同登临龟山的经历,引出对往昔时光的回忆。接着,“松竹故依然”一句,通过描写松竹依旧挺立,表达了时间虽逝,但友情与自然的美好却永恒不变的主题。

“红印封咸豉,黄罂分井泉。”这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友人见面时的情景,通过食物的细节,如红色印章封印的咸豆和黄色陶罐分装的井水,展现了生活的温馨与质朴,同时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与纯粹。

“青天携杖处,晚日落帆偏。”这两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与友人在晴朗的天空下携手而行,傍晚时分,夕阳映照在帆上,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最后,“无限相思意,新诗句句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通过诗歌来传递这份情感的愿望,体现了文学作为情感交流媒介的独特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过淮见寄兼简孙奕职方三首(其三)

行役饶新喜,临川逢故人。

相看对泉石,怜我在埃尘。

会合终多故,分张类有神。

南游得如愿,梦想霅溪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三)

千金筑黄楼,落成费百金。

谁言史君侈,聊慰楚人心。

高秋吐明月,白璧悬青岑。

晃荡河汉高,恍悢窗户深。

邀我三日饮,不去如笼禽。

史君今吴越,虽往将谁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四)

欲买尔家田,归种三顷稻。

因营山前宅,遂作泗滨老。

奇穷少成事,饱暖未应早。

愿输橐中装,田家近无报。

平生百不遂,今夕一笑倒。

它年数亩宫,悬知迫枯槁。

形式: 古风

和子瞻自徐移湖将过宋都途中见寄五首(其五)

梁园久芜没,何以奉君游。

故城已耕稼,台观皆荒丘。

池塘尘漠漠,雁鹜空迟留。

俗衰宾客尽,不见枚与邹。

轻舟舍我南,吴越多清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