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其二十)

醍醐一盏诗一篇,暮醉朝吟不记年。

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

白龟窟里夫妻会,青凤巢中子母圆。

提挈灵童山上望,重重叠叠是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一杯醇厚的美酒激发诗兴,日暮饮酒清晨吟唱忘却了岁月。
天马频繁地游历九天之地,地牛偶尔驾车穿越三天之界。
白龟洞中夫妻相会,青鸾鸟巢中亲子团聚。
带着灵童登山远望,眼前景象重重叠叠如同金币般繁多。

注释

醍醐:比喻极其醇厚的美酒。
暮醉:傍晚饮酒。
朝吟:清晨吟诗。
乾马:象征天马,代表天界。
九地:泛指广阔天地。
坤牛:象征地牛,代表大地。
三天:指天庭。
白龟窟:神话中的地方,可能象征隐秘之处。
夫妻会:指夫妻团圆。
青凤巢:青鸾鸟巢,可能象征仙家或吉祥之地。
子母圆:亲子关系和谐。
灵童:指有灵性的孩子。
山上望:登高远望。
重重叠叠:形容景象繁复。
金钱:这里可能象征财富或吉祥。

鉴赏

这首诗属于中国古代的道教仙境描写,充满了超自然和幻想色彩。诗人通过对醍醐、乾马、坤牛等元素的运用,展现了一种脱离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意境。

"醍醐一盏诗一篇,暮醉朝吟不记年"表达了诗人在仙境中饮酒作诗,沉浸于艺术创作与精神享受,不再计较时间流逝。这里的“醍醐”指的是一种美酒,而“诗一篇”则象征着心灵深处的满足和愉悦。

"乾马屡来游九地,坤牛时驾出三天"中的“乾马”与“坤牛”分别代表了乾卦(天)和坤卦(地),这里借用易经的符号,暗示诗人在天地之间自由穿梭。九地与三天则是对仙境不同层次的象征性描述。

"白龟窟里夫妻会,青凤巢中子母圆"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其中“白龟”、“青凤”分别指的是传说中的灵物,它们在仙境中相亲相爱,象征着诗人对于完满生命状态的向往。

"提挈灵童山上望,重重叠叠是金钱"则表达了诗人与神童(道教中的一种仙童)一同登临高处,俯瞰仙境之美。这里的“重重叠叠”形容景色层次分明,而“金钱”则可能象征着纯净无暇的精神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于超越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渴望。

收录诗词(326)

吕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 号:纯阳子
  • 籍贯:自称回道

相关古诗词

七言(其二十一)

遥指高峰笑一声,红霞紫雾面前生。

每于廛市无人识,长到山中有鹤行。

时弄玉蟾驱鬼魅,夜煎金鼎煮琼英。

他时若赴蓬莱洞,知我仙家有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七言(其二十二)

堪笑时人问我家,杖担云物惹烟霞。

眉藏火电非他说,手种金莲不自誇。

三尺焦桐为活计,一壶美酒是生涯。

骑龙远出游三岛,夜久无人玩月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七言(其二十三)

认得东西木与金,自然炉鼎虎龙吟。

但随天地明消息,方识阴阳有信音。

左掌南辰攀鹤羽,右擎北极剖龟心。

神仙亲口留斯旨,何用区区向外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七言(其二十四)

一本天机深更深,徒言万劫与千金。

三冬大热玄中火,六月霜寒表外阴。

金为浮来方见性,木因沈后始知心。

五行颠倒堪消息,返本还元在己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