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这里没有蛟龙作患,日夜水流平静。
原想避开骏马尘土,为何不乘轻舟如鹢鸟。
难道今日的幸运,只是昔日游玩的记忆。
别再弹奏琴中的仙鹤,暂且随水上的鸥鸟共舞。
堤岸沿着九里城郭,山峦映衬百座高楼。
自知身为农夫,才能不及管仲和乐毅那样的人物。
听说你推荐我到江湖深处,从此我将泛舟在苍茫的水洲。

注释

津:渡口。
蛟龙:神话中的水怪。
安流:水流平静。
骢马:毛色青白相间的马。
鹢舟:像鹢鸟形状的船。
今日幸:今日的幸运。
昔年游:昔日的游玩经历。
琴中鹤:琴声中的仙鹤象征高洁。
波上鸥:水上飞翔的鸥鸟。
九里郭:九里长的城墙。
百城楼:众多的城楼。
躬耕者:亲自耕作的人。
管乐俦:管仲、乐毅那样的贤能之士。
荐草泽:推荐到偏远的地方。
泛沧洲:泛舟江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平和宁静的画面,诗人在描述一种逃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旅程。"津无蛟龙患"表明水域平静,没有传说中的蛟龙扰乱,而"日夕常安流"则更强调了这种平和与恒久。诗人本想避开尘世的纷争,就像希望乘坐一叶轻舟远离世俗。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幸运之感,"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表达了诗人对此刻安宁时光的珍惜,这是往昔岁月中难得的美好时光。然而诗人并不沉浸于过去,而是选择了随遇而安,不再奏起琴中的鹤鸣声,转而与波流中的鸥鸟为伴。

接下来的"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描绘了一幅宏伟的景象,将自然风光与人造建筑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然而在这壮丽景色中,诗人自觉自己的身份与那些耕作于田间的人无异,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壮阔之地,却保持着谦逊和平民的情怀。

最后,"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则是对朋友推荐的草泽美景的回应,也是诗人选择继续旅程、探索自然之美的一种表达。这一段落充满了对未来旅途的期待和向往。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陈平无产业,尼父倦东西。

负郭昔云翳,问津今亦迷。

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

两见夏云起,再闻春鸟啼。

怀仙梅福市,访旧若耶溪。

圣主贤为宝,君何隐遁栖。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体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卜筑因自然,檀溪不更穿。

园庐二友接,水竹数家连。

直与南山对,非关选地偏。

草堂时偃曝,兰枻日周旋。

外事情都远,中流性所便。

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余亦幽栖者,经过窃慕焉。

梅花残腊月,柳色半春天。

鸟泊随阳雁,鱼藏缩项鳊。

停杯问山简,何似习池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宇宙谁开辟,江山此郁盘。

登临今古用,风俗岁时观。

地理荆州分,天涯楚塞宽。

百城今刺史,华省旧郎官。

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酒邀彭泽载,琴辍武城弹。

献寿先浮菊,寻幽或藉兰。

烟虹铺藻翰,松竹挂衣冠。

叔子神如在,山公兴未阑。

传闻骑马醉,还向习池看。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