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毛仙翁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爰观绘事,以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道德神仙,内蕴心灵。红肌丝发,外彰华精。

色如含芳,貌若和光。胚浑造化,含吐阴阳。

吾闻安期,隐见不常。或在世间,或游上苍。

猗欤真人,得非后身。写此仙骨,久而不磷。

皎皎明眸,瞭然如新。蔼蔼童颜,的然如春。

金石可并,丹青不泯。通天台上,有见常人。

俗士观瞻,方悟幽尘。君子图之,敬兮如神。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大道无形,至高之人永生。我于是研究绘画艺术,以捕捉真实的形态。
画中人物口唇鲜红,眉毛浓密。松树的姿态自然秀丽,鹤的体质轻盈。
道德神仙,内心充满灵性。他们的皮肤红润,头发如丝,外表焕发着华贵的光彩。
他们的面色仿佛含苞待放的花朵,容貌柔和如光。他们是大自然的杰作,蕴含阴阳之道。
我听说安期这样的仙人,时而现身人间,时而在天际遨游。
这位真人,难道不是后世的化身?他画出的仙骨,历经长久依然鲜明。
明亮的眼睛清澈如新,慈祥的童颜生机盎然,如同春天。
他们的形象,即使与金石同列,丹青永存。在通天台上,常人也能见到他们。
凡夫俗子看到这些,才明白生命的奥秘。君子则以敬畏之心看待,视他们为神明。

注释

至道:大道。
无名:无形。
至人:至高之人。
绘事:绘画艺术。
挹:捕捉。
方口:口唇。
渥丹:鲜红。
浓眉:眉毛。
刷青:浓密。
松姿:松树姿态。
鹤质:鹤的体质。
道德神仙:道德上的神仙。
内蕴心灵:内心充满灵性。
红肌丝发:红润的皮肤和如丝的头发。
华精:华贵的光彩。
胚浑:浑然一体。
阴阳:天地之道。
安期:传说中的仙人。
隐见不常:时隐时现。
猗欤真人:这位真人。
后身:化身。
磷:褪色。
皎皎:明亮。
瞭然:清晰。
蔼蔼:慈祥。
的然:鲜明。
金石:金石般的坚固。
丹青:绘画。
通天台:传说中的仙境。
常人:普通人。
俗士:凡夫俗子。
幽尘:生命的奥秘。
君子:有修养的人。
敬兮如神:以敬畏之心看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得道的仙人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内在修为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如“至道无名”、“方口渥丹”、“松姿本秀”等,不仅塑造了一位仙人的形象,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合一自然的生命态度。

诗人通过对仙人的外貌描绘,展现了其内在的道德修为和精神状态。如“浓眉刷青”、“红肌丝发”等,都是仙风道骨的写照。而“色如含芳,貌若和光”则更进一步地将仙人与自然之美相结合,形象生动,令人向往。

诗中还通过对仙人的隐现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哲学。如“或在世间,或游上苍”、“猗欤真人,得非后身”等句子,不仅表明了仙人可以自由出入尘世与仙界,更暗示了仙人的不朽和永恒。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身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6)

郑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

形式: 押[微]韵

闺情

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

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蒸]韵

与林元籍郊行举对

石压笋斜出,谷阴花后开。

形式: 押[灰]韵

好鸟鸣高枝

养翮非无待,迁乔信自卑。

影高迟日度,声远好风随。

云拂千寻直,花催百啭奇。

惊人时向晚,求友听应知。

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

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