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道无名,至人长生。爰观绘事,以挹真形。
方口渥丹,浓眉刷青。松姿本秀,鹤质自轻。
道德神仙,内蕴心灵。红肌丝发,外彰华精。
色如含芳,貌若和光。胚浑造化,含吐阴阳。
吾闻安期,隐见不常。或在世间,或游上苍。
猗欤真人,得非后身。写此仙骨,久而不磷。
皎皎明眸,瞭然如新。蔼蔼童颜,的然如春。
金石可并,丹青不泯。通天台上,有见常人。
俗士观瞻,方悟幽尘。君子图之,敬兮如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得道的仙人形象,通过对其外貌和内在修为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采用了大量的意象和隐喻,如“至道无名”、“方口渥丹”、“松姿本秀”等,不仅塑造了一位仙人的形象,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合一自然的生命态度。
诗人通过对仙人的外貌描绘,展现了其内在的道德修为和精神状态。如“浓眉刷青”、“红肌丝发”等,都是仙风道骨的写照。而“色如含芳,貌若和光”则更进一步地将仙人与自然之美相结合,形象生动,令人向往。
诗中还通过对仙人的隐现状态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生命哲学。如“或在世间,或游上苍”、“猗欤真人,得非后身”等句子,不仅表明了仙人可以自由出入尘世与仙界,更暗示了仙人的不朽和永恒。
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向往,同时也展示了作者自身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造诣。
不详
但虑彩色污,无虞臂胛肥。
银钥开香阁,金台照夜灯。
长征君自惯,独卧妾何曾。
石压笋斜出,谷阴花后开。
养翮非无待,迁乔信自卑。
影高迟日度,声远好风随。
云拂千寻直,花催百啭奇。
惊人时向晚,求友听应知。
委质经三岁,先鸣在一枝。
上林如可托,弱羽愿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