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马山

左瞰风波右石湖,云间隐映见浮屠。

江山入画今犹昔,岁月撺梭日又晡。

醉笔草书登雪候,征袍旧绣拂天吴。

不堪临别多愁思,欸乃声中听鹧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登天马山》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对登山所见景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慨。

首句“左瞰风波右石湖,云间隐映见浮屠”,以“左”、“右”二字开篇,巧妙地将视线引向左右两侧的风景,左侧是波涛汹涌的水面,右侧则是静谧的石湖,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接着,“云间隐映见浮屠”一句,将视线提升至云端,只见佛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庄严之感。

“江山入画今犹昔,岁月撺梭日又晡”两句,诗人将眼前的山水美景与历史长河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时间流逝的思考。江山如画,虽历经千年,依旧美丽如初;而时间如同穿梭的梭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觉已至黄昏时分。

“醉笔草书登雪候,征袍旧绣拂天吴”则转而描写诗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诗人以“醉笔”形容自己挥洒自如的书法,仿佛在攀登雪山时,内心充满了激情与自由。同时,“征袍旧绣拂天吴”一句,通过描述穿着带有吴地传统绣花的征袍,暗示了诗人可能有过远行的经历,此刻回望,心中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不堪临别多愁思,欸乃声中听鹧鸪”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的不舍与忧伤。在即将离开之际,耳边传来渔歌和鹧鸪的叫声,这些自然的声音,不仅增添了离别的氛围,也引发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哀愁,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云松陆宅之先生以别时容易见时难为起句赋律诗一首送俞原肃之武功予亦续貂

别时容易见时难,到手深杯莫放閒。

昔似延平飞剑去,今如合浦得珠还。

新愁不脱诗中意,旧泪犹存竹上斑。

何事匆匆又分手,征鞍无计可相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彝古鼎题报德方丈壁

老僧谈道席生风,纳得须弥芥子中。

云磬响时经藏转,天花落处篆烟濛。

上乘高妙无门入,正觉分明有路通。

色本是空空是色,谁知非色也非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一)

我亦西郊有草堂,何须定在碧鸡坊。

桑麻得雨饶生意,榆柳参天尽作行。

居鹤另存閒地位,种鱼新凿小池塘。

高情此外犹何慊,只少扁舟系岸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二)

我亦西郊有草堂,旁人错比百花庄。

笔床茶灶皆新置,诗卷图书只旧藏。

廛隐寄声求菊本,山僧折简送椒秧。

豪华短促如春梦,不似田家饭力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