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杂兴十首(其二)

我亦西郊有草堂,旁人错比百花庄。

笔床茶灶皆新置,诗卷图书只旧藏。

廛隐寄声求菊本,山僧折简送椒秧。

豪华短促如春梦,不似田家饭力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诗人自述在西郊拥有一座简朴的草屋,流露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心境。接着,“旁人错比百花庄”一句,以百花庄的繁华与草堂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偏好。

“笔床茶灶皆新置,诗卷图书只旧藏。”这两句描述了草堂内的陈设,新置的笔床和茶灶,以及旧藏的诗卷和图书,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又暗示了诗人的文学爱好和精神追求。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自己在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双重满足。

“廛隐寄声求菊本,山僧折简送椒秧。”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互动。他向城中隐居者寻求菊花的种子,而山中的僧人则送来辣椒秧苗。这种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与周围人士的友好往来,丰富了诗人的生活体验,也增添了诗作的情感色彩。

最后,“豪华短促如春梦,不似田家饭力长。”诗人将豪华短暂的生活比喻为易逝的春梦,而将朴实的田园生活比作持久的饭力,表达了对后者更深层次的认同与赞美。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思,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豪华短暂生活的反思,传达出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草堂杂兴十首(其三)

我亦西郊有草堂,野花山卉四时香。

小儿学字涂鸦拙,奴子应门抵鹤长。

自毁茶经高陆羽,不传琴散陋嵇康。

太平朝野无遗佚,独为才疏得豹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四)

我亦西郊有草堂,石为阶砌土为墙。

竹间棋局消长夏,树底胡床候晚凉。

五月新丝登杼柚,四时佳果当糇粮。

远游多少忘归客,日日邛崃与太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五)

我亦西郊有草堂,超然与世欲相忘。

兴来得句追陶谢,閒去抄书补汉唐。

东里花开时独往,南邻酒熟每先尝。

浮生已是中年后,镜里何嫌鬓发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六)

我亦西郊有草堂,绿阴门巷麦风凉。

缲车索索鸣中廇,烟火依依接近疆。

溪女缬裙提瓮汲,邻翁挟俎隔田穰。

熙熙实有先民乐,不比桃源事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