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彝古鼎题报德方丈壁

老僧谈道席生风,纳得须弥芥子中。

云磬响时经藏转,天花落处篆烟濛。

上乘高妙无门入,正觉分明有路通。

色本是空空是色,谁知非色也非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在谈论佛法时的场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禅宗的深邃与玄妙。首联“老僧谈道席生风,纳得须弥芥子中”以“席生风”和“纳得须弥芥子中”两个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老僧在谈论佛法时的超凡脱俗,以及佛法包容万物、宏大精微的特质。颔联“云磬响时经藏转,天花落处篆烟濛”进一步渲染了禅室中的神秘氛围,磬声悠扬,仿佛翻动着经书的篇章;而天降之花与篆烟交织,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颈联“上乘高妙无门入,正觉分明有路通”则揭示了佛法的高深与直指人心的本质,强调了修行之路虽难寻,但正觉之道却清晰可见,暗含了佛法实践的难度与指引的明确性。尾联“色本是空空是色,谁知非色也非空”是对佛学核心思想的深刻阐述,即世间万物皆由因果缘起,看似实有(色),实则空无自性(空),体现了佛教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人生真相的洞察。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禅宗修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奥与玄妙,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71)

董纪(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 号:一槎
  • 籍贯:上海

相关古诗词

草堂杂兴十首(其一)

我亦西郊有草堂,何须定在碧鸡坊。

桑麻得雨饶生意,榆柳参天尽作行。

居鹤另存閒地位,种鱼新凿小池塘。

高情此外犹何慊,只少扁舟系岸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二)

我亦西郊有草堂,旁人错比百花庄。

笔床茶灶皆新置,诗卷图书只旧藏。

廛隐寄声求菊本,山僧折简送椒秧。

豪华短促如春梦,不似田家饭力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三)

我亦西郊有草堂,野花山卉四时香。

小儿学字涂鸦拙,奴子应门抵鹤长。

自毁茶经高陆羽,不传琴散陋嵇康。

太平朝野无遗佚,独为才疏得豹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草堂杂兴十首(其四)

我亦西郊有草堂,石为阶砌土为墙。

竹间棋局消长夏,树底胡床候晚凉。

五月新丝登杼柚,四时佳果当糇粮。

远游多少忘归客,日日邛崃与太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