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杂书八首(其四)

春风无形迹,贫舍亦时至。

欲将桃李蹊,易此冰霜地。

朝阳屋角暖,岸帻散衿袂。

迹来饬妻子,裘纩且饮费。

那知事大谬,暮雪卷风至。

单衣不得出,宛转眠被袂。

亦知事不久,顷刻度匪易。

四邻同一欢,初不办此计。

天公擅万物,与夺得自恣。

如何倒寒燠,乃以命为戏。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风吹过无痕,即使贫寒小屋也会光临。
想在冰雪之地种下桃李,换得一片生机。
朝阳照耀屋角,让人感到温暖,解开衣襟轻松自在。
回家后整理家务,还要考虑衣裘和粮食的花费。
却不知事情大错特错,傍晚时分暴风雪突然袭来。
穿着单衣无法出门,只能蜷缩在被子里辗转反侧。
明白时日无多,每一刻都显得艰难。
邻居们一同欢庆,我却没有料到这样的变故。
大自然主宰一切,却随意变换冷暖,仿佛游戏人间。
为何天气如此反复,竟拿人的生活当儿戏。

注释

无形迹:没有痕迹。
贫舍:贫穷的小屋。
桃李蹊:桃李成荫的小路。
冰霜地:寒冷的土地。
朝阳:早晨的太阳。
岸帻:解开头巾。
裘纩:皮毛和棉絮。
谬:错误。
顷刻:片刻。
寒燠:寒冷和炎热。
命: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万物的细腻观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开篇“春风无形迹,贫舍亦时至”两句,写出了春风虽然无形,但它的到来却是如此温柔,连贫困的小屋也能感受到它的关怀。

接着,“欲将桃李蹊,易此冰霜地”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桃李之花本应是春天的象征,但在这寒冷的日子里,它们也难以绽放,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冰霜之后。

“朝阳屋角暖,岸帻散衿袂”则描写了诗人对温暖的追求,尽管外界依旧寒冷,但屋角处的阳光仍然给予他一丝慰藉。这里的“衿袂”是古代衣物的一部分,散放着表示诗人的悠闲自得。

在接下来的“迹来饬妻子,裘纩且饮费”中,诗人写到了家人对他的关心与自己的享受。这两句流露出一丝温馨与生活的满足。

然而,紧接着的是“那知事大谬,暮雪卷风至”,这突然的天气变化,让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诗人意识到了自己对现实的误解和对未来的无常。

在最后几句中,“单衣不得出,宛转眠被袂”表达了诗人因为寒冷而不能外出的无奈,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生活的顺从与接受。“亦知事不久,顷刻度匪易”则是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悟。

“四邻同一欢,初不办此计”这两句写出了周围人们共同享受节庆气氛,而诗人的心境却与之不同。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上的独特思考。

“天公擅万物,与夺得自恣”则是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顺从,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天气,更不能抗拒自然的力量,只能任由其变化。

最后,“如何倒寒燠,乃以命为戏”一句,是诗人对于生命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体会。在这里,他似乎在质疑那些认为可以控制自然的人,他们是否在用自己的生命作为游戏的赌注。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挣扎,展现了一种对生活、时间和自然力量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书八首(其三)

年长心益衰,读书常苦忘。

当其欲谈说,散坠挽不上。

诗书非真学,尽记未足尚。

但憎心辜眼,不为谨守藏。

书多墨入腹,无乃与饭妨。

何如粲然白,广作酒肉盎。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春日杂书八首(其二)

出门逢一士,韦布污尘土。

延之升宾阶,再拜色低沮。

问来何所欲,涕下说贫窭。

其求升斗尔,我亦不能具。

我穷与君等,禄不饱儿女。

一事聊自贤,无求差胜汝。

形式: 古风

春日杂书八首(其一)

长安春雪消,天地一清润。

墙东风霜蘖,新叶如奋迅。

老怀轻岁月,荣谢置不问。

平生儿女心,乘间亦斗进。

微芳触鼻界,春意满方寸。

却嫌一瓶钵,事与花不应。

形式: 古风

神功盛德诗(其二)于皇

于皇武王,帝锡其猷。克奋神武,应天之求。

维眷乃顾,申命用休。狱讼讴歌,旁来不谋。

高视虞夏,嗣于有周。蠢尔小腆,昧天之灵。

弗念厥显,首干我经。龙旂东指,淮海惟清。

西狩三城,泽潞以平。

皇皇天声,如雷如霆,罔不震惊。

偏师四指,露檄旁招。负固衔璧,知几造朝。

凌江绝岭,曾不崇朝。蜀道失险,关烽聿销。

恢恢皇纲,周汉之后。唐嗣不武,实弛其纽。

自我维之,律此群丑。式相上帝,以奠九有。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