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踏莎行·初秋》由清代诗人曾廉所作,描绘了初秋时节的静谧与凉意。开篇“月上窗棂,风生庭树”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宁静,月光洒在窗棂上,微风吹动着庭院中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初秋便觉天难曙”,点明季节转换,初秋的清晨似乎更加难以迎来黎明,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
“今年多雨已深寒,草虫一夜床头语”两句,通过描述连续降雨带来的寒冷,以及夜晚草虫在床头的低语,进一步渲染了初秋的凉意和夜晚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活动与人类生活的微妙联系。
“才见蓼花,未飞芦絮”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蓼花刚刚绽放,芦絮还未飘飞,这一景象既展现了初秋特有的自然风貌,也寓意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
“江湖寥阔空延伫”一句,将视野扩展至广阔的江河湖海,表达了诗人面对辽阔自然时的感慨与沉思,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最后,“几行锦字自何来,只应鸿雁知他处”以“锦字”(古代女子写给远方情人的信件)为喻,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思念,同时也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初秋季节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