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箧中遗草是琅玕,对此空令洒泪看。
三径尚馀行迹在,数萤犹是映书残。
晨光不借泉门晓,暝色唯添陇树寒。
欲问皇天天更远,有才无命说应难。
这首诗是一个哀悼亡友之作,其情感深沉,语言朴素而蕴含深意。开篇即以“箧中遗草是琅玕”点出对逝者的怀念,箧中遗留的琅玕(一种香气浓郁的药材)象征着逝者生前的清高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接着,“对此空令洒泪看”表达了诗人面对遗物时的悲伤和无尽的思念。
“三径尚馀行迹在,数萤犹是映书残”一句,则通过描绘逝者生前留下的足迹和书卷上的萤火虫,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三径”指的是朋友聚会的地方,“行迹”则象征着逝者的生活痕迹;而“数萤犹是映书残”中的萤火虫,是夜晚学习时的陪伴,映照着残缺的书卷,暗示了逝者生前对学问的执着和热爱。
“晨光不借泉门晓,暝色唯添陇树寒”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悲哀。这里,“晨光不借泉门晓”可能是指早晨的阳光没有照进泉水旁的门户,意味着希望和光明无法到来;“暝色唯添陇树寒”则通过暮色加深使山林更加寂寥,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最后,“欲问皇天天更远,有才无命说应难”一句,是诗人对逝者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哀叹。这里“皇天天更远”可能是比喻逝者的才华和理想无法实现,或者是对逝者生前抱负未了的感慨;而“有才无命说应难”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不幸夭折的痛惜。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逝者遗物和生前点滴的回忆,表现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之情。语言简洁而蕴含丰富的情感,是一篇沉郁顿挫、情真意切的悼念之作。
不详
毛骨贵天生,肌肤片玉明。
见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国器嗟犹小,门风望益清。
抱来芳树下,时引凤雏声。
森然古岩里,净行一番僧。
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
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
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
破阶苔色厚,残壁雨痕深。
命与时不遇,福为祸所侵。
空馀行径在,令我叹人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