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别离之情,情感深沉而又带着几分豁达。开篇即以"取次几淹留"表达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以及与所爱之人分别后的孤独和寂寞。"南州与北州"则是地理上的远离,映射出心灵深处的距离感。
月色在诗中常象征着思念与愁绪,"月色为怜今夜客"一句,通过月光的怜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旅人的关切和同情。紧接着"砧声那似去年秋"则是借用自然界的声音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心中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岁月带来的变迁。
下片转折,以"欲除豺虎论三略"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对于如何治理天下的思考。然而,这种宏大的志向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因此诗人选择了"莫对云山咏四愁",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和放弃,用心中的忧愁去面对现实的困境。
最后两句"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则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诗人通过询问友人的近况,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提醒自己,即便是在历史长河中,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权贵,只有普通人的相逢相遇才是生命中最真实和宝贵的部分。
这首诗语言简练而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多层面的精神世界。
不详
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
破阶苔色厚,残壁雨痕深。
命与时不遇,福为祸所侵。
空馀行径在,令我叹人吟。
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花源到处路漫漫。
湖上见秋色,旷然如尔怀。
岂惟欢陇亩,兼亦外形骸。
待月归山寺,弹琴坐暝斋。
布衣闲自贵,何用谒天阶。
諠静各有路,偶随心所安。
纵然在朝市,终不忘林峦。
四皓将拂衣,二疏能挂冠。
窗前隐逸传,每日三时看。
靳尚那可论,屈原亦可叹。
至今黄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见初月,花间礼古坛。
何处论心怀,世上空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