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云母山僧

森然古岩里,净行一番僧。

松下滤寒水,佛前挑夜灯。

莲花国土异,贝叶梵书能。

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幽深古老的岩石缝隙中,有一位修行高洁的僧人。
他在松树下过滤着冬日的冷水,在佛像前挑亮夜晚的油灯。
他来自那莲花盛开的奇异国度,能够诵读贝叶上的梵文经书。
当心灵达到空灵之境时,便不再关心世间的爱恨情仇。

注释

森然:形容环境幽深、阴暗。
古岩:古老的岩石或山岩。
净行:清净修行,指僧侣的纯净生活与修行。
一番僧:一位高僧。
松下:松树之下。
滤:过滤,这里指净化水质的动作。
寒水:冬季的冷水。
佛前:佛像之前。
挑夜灯:点亮夜晚的灯火,常指深夜学习或修行。
莲花国土:佛教中指净土,象征纯洁无染的境界。
异:不同寻常,奇异。
贝叶:古代印度用于书写佛经的贝多罗树叶。
梵书:梵文经典。
空王境:指达到心灵空寂、超脱世俗的境界,‘空王’比喻佛或觉悟的境地。
无心:没有世俗的杂念或偏爱。
问爱憎:不关心或询问关于喜爱与厌恶之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在古岩中净行,独自一人,但却不显得孤单。松下之水清冽可人,而佛前挑夜灯则显示出其对信仰的执着与坚持。莲花国土异乎常土,贝叶梵书展现了僧侣对于修行及佛学知识的追求和掌握。最后两句“想到空王境,无心问爱憎”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情感,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僧侣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佛家清净无为、超然物外的宗教理念。

收录诗词(12)

护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盛安

情人取次几淹留,别后南州与北州。

月色为怜今夜客,砧声那似去年秋。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亲故相逢且借问,古来无种是王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怆故人旧居

惆怅至日暮,寒鸦啼树林。

破阶苔色厚,残壁雨痕深。

命与时不遇,福为祸所侵。

空馀行径在,令我叹人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逢灵道士

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花源到处路漫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题王班水亭

湖上见秋色,旷然如尔怀。

岂惟欢陇亩,兼亦外形骸。

待月归山寺,弹琴坐暝斋。

布衣闲自贵,何用谒天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