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四)

道人相见古梅边,为写幽情拂响泉。

窗外南枝春尚浅,雪英千片落冰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闰正月十一日游览玄妙观时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道家文化的深刻感悟。

首句“道人相见古梅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文徵明与道人相遇于古老的梅花旁,暗示了他对道家精神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接着,“为写幽情拂响泉”一句,不仅表现了文徵明以琴声表达内心的情感,还巧妙地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使读者仿佛能听到泉水的潺潺声,感受到那份幽静与和谐。

“窗外南枝春尚浅,雪英千片落冰弦”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静谧。南枝上的花朵虽未完全绽放,但雪花却如千片花瓣般轻盈地飘落在琴弦上,既象征着冬末春初的季节交替,也寓意着文徵明心灵深处的纯净与超脱。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之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徵明对道家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五)

春风吹鬓思悠悠,来上弥罗百尺楼。

城郭万家尘似海,祗应高处不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六)

古殿悠悠径有苔,松扉端为野人开。

匆匆不尽登临兴,有待他时看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七)

神清殿曲倚阑干,市散人空万井间。

莫负仙台今夜月,明朝日出是尘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

西北群山列翠屏,天池宛转带支硎。

行穿壑谷身忘倦,忽听松风酒又醒。

岁闰故应春缓缓,民饥欣见麦青青。

老年行乐知无几,莫负樽前双玉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