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寺丞赴浙西提举分韵得霄字盐官县以海漂荡命刘措置

君王位三极,五气咸宣昭。

有一弗余若,引咎自己招。

如何圻甸閒,灵胥敢为妖。

毋谓一指搐,能使身无聊。

是用选肤使,汝往锄其骄。

将指得若人,谴异不足销。

水生乎天一,阳实为根苗。

疏通乃循轨,壅塞逾惊漂。

是理与政通,更当省厥徭。

绩成报天子,鸣佩行青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君王威权至高无上,五行之气显赫昭彰。
有谁不顺从,自找罪过招揽。
为何边境安宁,神灵怎敢作乱?
别以为微小的偏差,就能让人生活困顿。
因此选拔贤能,你去铲除他们的傲慢。
找到那样的人,责罚异己不算过分。
水源于天的统一,阳刚是其根本和生长。
顺畅则遵循法则,阻塞则引发动荡。
这个道理与治理相通,应减省劳役。
功业完成上报天子,佩戴玉佩直上青云。

注释

三极:指君王的最高权威。
咸:全、都。
弗余若:没有人能比得上。
引咎:承担过错。
圻甸:边境地区。
灵胥:神话中的神灵。
搐:抽搐,比喻小错误。
肤使:贤能之人。
锄:铲除。
绩成:功业完成。
鸣佩:佩戴玉佩,象征地位和权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送刘寺丞赴浙西提举分韵得霄字盐官县以海漂荡命刘措置》。诗中,诗人以君王的视角,表达了对刘寺丞的期许和告诫。首先,他赞扬刘寺丞的地位崇高,如同天地间五气并显,强调了他的责任重大。接着,诗人提醒刘寺丞要有自省和承担责任的精神,指出在治理地方时不应懈怠,警惕任何可能的妖邪作祟。

诗人进一步告诫,即使面临小问题(如“一指搐”),也不能忽视,要妥善处理,防止影响全局。他派遣刘寺丞去解决海上的漂荡问题,希望他能像疏通河流一样,清除障碍,保持秩序。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治国理政的道理,认为合理的政策应顺应自然规律,减轻百姓负担。

最后,诗人期待刘寺丞成功后,能向天子汇报功绩,佩戴着荣耀归来,象征着他在政治上的成就将被载入青史。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地方官员的殷切期望和对治国方略的深思。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送宇文侍郎知庐州

和戎八十年,尺箠不施寸。

彼方玄黄篚,此但青紫楦。

怀荣保妻子,是固人所贱。

或者倖边功,横行请十万。

问学不素讲,利欲所薰焮。

红旗与黄纸,勇怯无定论。

淮浦唇大江,九重重分阃。

容台少常伯,忠孝在寝饭。

帝谓吾先正,尝遗蜡书恨。

汝今其闻孙,未报君父怨。

九旗下青冥,往为忠义劝。

再拜亟祗命,当仁不敢逊。

黄金络马头,茸纛立宪宪。

先声劘塞垣,虏师不足遁。

邻里会方山,疏余且有献。

裴相昔守淮,董师征洄郾。

兵端寔蔡启,深入非始愿。

况今狃承平,士气方曼曼。

民力苦剜创,帅债未折券。

如弱者禦盗,高墉守关楗。

破羌赵营田,胜楚何缮堰。

但当强精神,勿与角勇健。

功名不入眼,两斗待其困。

却携令名归,太平待公建。

形式: 古风

送吴门叶元老归浮光

龙标之南路穷绝,峨峨群峰倚天胁。

顽云压溪鸢跕翅,很石横空马沟血。

叶君尺箠度崔嵬,朱霞白鹤云端来。

蛮邦自昔少此客,问此胡为乎来哉。

晓窗共话羲文易,千古圣贤心历历。

有时旧习未全忘,閒倚银河弄诗笔。

银河化作霜霰飞,苍龙移入天之西。

彭城风雨撩客梦,君起谓我吾其归。

牛羊冻卧鸿酸嘶,九州博大君安之。

人生行止各有时,愿崇明德慰远思。

形式: 古风

送宋常丞知阆州

十年痼丘壑,厌食青山薇。

不作时世妆,短褐怀明玑。

出门歌一曲,听者魂为飞。

方骑将军马,旋闯师氏闱。

清名满双宇,宥画裨枢机。

便面障俗尘,不肯缁素衣。

一朝典仪蕞,云步方峨巍。

顾怀锦屏胜,见谓天下稀。

彤幨下青冥,骢马黄金鞿。

假道浙以东,袖有四明归。

我来今二年,几度与客违。

名位偶君似,临分重依依。

风节耐岁晚,富贵倏晨晞。

相期久远看,努力踵前徽。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送张匠监以秘阁知赣州

西南间气忠献公,一生心事天与通。

才高志广无处著,独倚衡疑望关洛。

九州风露方漫漫,卷回残梦归馀干。

惟将一念遗孙子,长与世间立人纪。

宣公端明今在无,我生不识惭非夫。

宁知中岁遇行甫,历历典刑犹父祖。

试从微处觇经纶,中边玉洁无纤尘。

大河滔滔恣群饮,逡巡独惜障泥锦。

晓庭戒仗喑无声,掣缨振鬣时时鸣。

京师邸吏自相语,张公立朝我良苦。

不知书疏何所言,每一论奏人争传。

好名之人能逊国,而于豆羹见词色。

反覆耐看不可瑕,此事无素能然邪。

我从同朝一千日,见公造次皆是物。

寄声为贺赣州民,朝廷为汝辍争臣。

却须更问萧太傅,中朝外郡谁当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