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下溪

湖水下为溪,溪小趣更幽。

窈窕林中回,清泠石上流。

掩映成碧潭,游戏见白鸥。

岸傍古树根,往往疑潜虬。

野情随所适,世事何沈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湖水隐秘流向小溪,溪流虽小却更显静谧。
曲折蜿蜒在密林间,清澈冷冽在石上潺潺流淌。
绿树遮蔽形成碧绿深潭,戏水中可见白鸥翩翩。
岸边古老树根盘缠,常让人错以为潜藏蛟龙。
野外情趣随心所欲享受,世间琐事何须理会其起伏。

注释

湖水:指广阔的水面。
下为溪:指湖水向下流动变成小溪。
溪小:形容溪流细小。
趣更幽:指景致更加幽静迷人。
窈窕:形容树木等密集而幽深的样子。
林中回:在树林中迂回曲折。
清泠:清凉、清澈的样子。
石上流:水流过石头表面。
掩映:相互遮掩映衬。
碧潭:绿色的深水池。
游戏:这里指白鸥在水中嬉戏。
白鸥:一种白色的水鸟。
岸傍:岸边附近。
古树根:老树的根部。
往往:常常。
疑潜虬:疑似隐藏着蛟龙,虬通常指传说中的无角龙。
野情:野外的情趣,自然之乐。
随所适:随着心意自由自在。
世事:世间的事情。
何沈浮:何必去关心其兴衰起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

"湖水下为溪,溪小趣更幽。窈窕林中回,清泠石上流。" 这几句通过对湖水、溪流、林木和山石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不失生机的小世界,这里的“幽”字渲染出一种深远而隐秘的美感。

"掩映成碧潭,游戏见白鸥。岸傍古树根,往往疑潜虬。" 这部分则是对溪流汇聚成潭,以及水鸟嬉戏的情景进行了描绘,“疑潜虬”一句增添了一丝神秘与想象的空间。

"野情随所适,世事何沈浮。"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无拘无束的情感,以及对世间纷争和变幻看似淡然的态度。这既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共同情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而深远,是一首颇具古典韵味的山水田园诗。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湖下溪

海阳湖下溪,夹峰多异石。

数步□□□,溶溶似云白。

竹阴入□里,更觉溪已碧。

吾欲漱斯流,长为避时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琵琶

粉胸绣臆谁家女,香拨星星共春语。

七盘岭上走鸾铃,十二峰头弄云雨。

千悲万恨四五弦,弦中甲马声骈阗。

山僧扑破琉璃钵,壮士击折珊瑚鞭。

珊瑚鞭折声交戛,玉盘倾泻真珠滑。

海神驱趁夜涛回,江娥蹙踏春冰裂。

满坐红妆尽泪垂,望乡之客不胜悲。

曲终调绝忽飞去,洞庭月落孤云归。

形式: 古风

落日山照曜

裴回空山下,晼晚残阳落。

圆影过峰峦,半规入林薄。

馀光澈群岫,乱彩分重壑。

石镜共澄明,岩光同照灼。

栖禽去杳杳,夕烟生漠漠。

此境谁复知,独怀谢康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嘲伛偻人

拄杖欲似乃,播笏还似及。

逆风荡雨行,面乾顶额湿。

著衣床上坐,肚缓脊皮急。

城门尔许高,故自匍匐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