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渺漳流东下,流不尽,古今情。

记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当日南城。黄星。

几年飞去,澹春阴、平野草青青。

冰井犹残石甃,露盘已失金茎。风流千古短歌行。

慷慨缺壶声。想酾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

飘零。旧家王粲,似南飞、乌鹊月三更。

笑杀西园赋客,壮怀无复平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翻译

漳河流向东方,流淌着无尽的古今情感。
忆起那海上三座仙山,云端的双层宫殿,它们曾位于南城,黄星闪烁。
岁月如梭,春天的清冷中,原野上草木青翠。
冰冷的井台仍留有石砌痕迹,昔日的玉露盘已不见金色的华美。这是千年的风流往事,如同一首短歌。
豪放的歌声中缺少了酒壶的声音。想象着在江边饮酒作诗,意气风发,词句激昂。
漂泊不定,像旧时的王粲,如同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的月光下独自哀鸣。
那些西园的文人墨客,他们的壮志豪情已不再如往昔。

注释

渺:形容水流之远。
漳流:指漳河水。
黄星:古代指北斗七星中的天枢星,象征帝王。
冰井:古代宫中的一种井。
石甃:石砌的井壁。
飘零:形容生活或心情不稳定,四处漂泊。
王粲:三国时期文学家,以才华横溢著称。
乌鹊:古人常用来比喻忧愁或离别。
西园:古时贵族园林,此处代指文人雅士。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是元好问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金末元初文人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人以漳水东流为引子,寓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景象的怀念,如“海上三山”、“云中双阙”和“南城”。

“黄星”可能指的是北斗七星中的某一颗,象征着帝王的权柄。诗人感叹岁月如梭,昔日的辉煌已逝去,只剩下“冰井犹残石甃,露盘已失金茎”的遗迹,暗示了王朝的衰败和物是人非。

接下来,诗人借用曹操的《短歌行》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但又因“缺壶声”而显得有些苍凉,暗示了英雄无处施展才华的遗憾。他想象自己“酾酒临江,赋诗鞍马”,词气纵横,却只能在飘零中度过。

最后,诗人以王粲自比,寓言自己像南飞的乌鹊,在月夜中孤独无依,感叹“壮怀无复平生”。他对西园赋客的嘲笑,透露出对那些沉迷于权势争夺的人的讽刺,以及对自己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兰花慢

赋招魂九辩,一尊酒,与谁同。

对零落栖迟,兴亡离合,此意何穷。匆匆。

百年世事,意功名、多在黑头公。

乔木萧萧故国,孤鸿澹澹长空。门前花柳又春风。

醉眼眩青红。问造物何心,村箫社鼓,奔走儿童。

天东。故人好在,莫生平、豪气减元龙。

梦到琅邪台上,依然湖海沈雄。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

拥都六冠盖,瑶圃秀,转春晖。

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追随。

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

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江头花落乱莺飞。

南望重依依。渺天际归舟,云间汀树,水绕山围。

相期。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木兰花慢.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澹西园暮景,对别酒,惜临分。

爱襆被中台,挂冠神武,谁得如君。

纷纷道途鞍马,甚当时、王粲也从军。

处处惊乌夜月,年年落雁横汾。菟裘老计在耕耘。

风□出尘氛。记沁北丹东,松枯石润,菊秀兰薰。

林泉竟轮先手,漫回头、惭愧玉山云。

寄谢鸡豚社客,草堂未要移文。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