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楼

玄楼矗城端,檐影堕水涯。

凭阑对堤草,鸣橹飞浪花。

旧闻会昌湖,一望十里赊。

藩篱孰定地,相入如犬牙。

河间寻丈波,仅可通行艖。

芙蕖已销落,寒水浮枯葭。

佳景不及远,兴思重咨嗟。

夫人各有思,所异正与邪。

潮汐荡漓薄,郑卫生淫哇。

君子善发虑,身通心则遐。

徘徊兴未已,古木啼昏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思远楼》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许谦所作,描绘了思远楼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玄楼矗城端”,以“玄楼”为题眼,点明了楼阁的高耸和位置,暗示其在城市中的独特地位。“檐影堕水涯”,通过“檐影”与“水涯”的关系,展现了楼阁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凭阑对堤草,鸣橹飞浪花”,诗人站在楼阁之上,面对着堤岸上的青草,耳边传来划船时的橹声,激起的浪花在阳光下闪烁,这一画面充满了生机与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

“旧闻会昌湖,一望十里赊”,诗人回忆起曾经听说过的会昌湖,那里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但如今只能远远眺望,表达了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怀念。

“藩篱孰定地,相入如犬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边界模糊不清的状态,暗示了世事的复杂与变化无常。

“河间寻丈波,仅可通行艖”,描述了河流中波涛起伏的情景,强调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芙蕖已销落,寒水浮枯葭”,随着季节的变化,荷花凋零,寒水之上漂浮着枯萎的芦苇,这一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轮回更替,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佳景不及远,兴思重咨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遗憾,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夫人各有思,所异正与邪”,诗人反思人各有志,追求不同,有的正直,有的邪僻,体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潮汐荡漓薄,郑卫生淫哇”,引用潮汐的涨落来比喻世事的起伏不定,同时借郑卫之音(古代音乐中被视为淫靡之音)来讽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

“君子善发虑,身通心则遐”,诗人倡导君子应善于思考,内心通达,才能走得更远,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

最后,“徘徊兴未已,古木啼昏鸦”,诗人独自在楼阁中徘徊,思绪万千,直到天色渐暗,古树上传来乌鸦的啼叫声,整个画面充满了孤独与深沉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思远楼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活的哲思。

收录诗词(69)

许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力学。从金履祥学,尽得其奥。教授乡里,不应辟举。居东阳八华山,学者争往从之。四方之士,以不及门为耻。或访以典礼政事,闻者无不厌服。卒谥文懿。有《读书传丛说》、《诗名物钞》、《白云集》等

  • 字:益之
  • 号:白云山人
  • 籍贯:金华
  • 生卒年:1270—1337

相关古诗词

送胡秋白衢州学正

东阳有佳士,簪盍钟山下。

变文摛风云,论事共樽斝。

为言诸孙行,二妙皆作者。

有怀不可见,情若江流泻。

今此逢少君,秋月澄霁野。

儒术久不振,屏弃如土苴。

泮林虽储材,樲棘乱梧槚。

固当距陂行,扶植归大雅。

太末古名邦,生才今岂寡。

善性水同趋,范模待良冶。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种松

青松如秧针,植在山之蹊。

岂惟娱心目,岁寒以为期。

未饱雨露恩,那识栋梁姿。

蓬蒿塞三径,埋没谁复知。

秋风陨百草,秀色不少衰。

虽然咫尺根,已见佳种奇。

君看二十年,腰大数十围。

雪霜挺坚操,云汉擎高枝。

时有白鹤来,凡鸟那堪栖。

兔丝与凌霄,冉冉相附依。

青松本贞固,不逐众物移。

大器固晚成,何用嫌暮迟。

愿言坚汝节,黾勉待岁时。

形式: 古风

对竹

主人树脩竹,近在桃李场。

赋性虽不同,相友庸何伤。

阳春破桃李,红白争低昂。

无言自成蹊,相媚色与香。

何心伴幽独,徒引蝶蜂忙。

此君心本虚,宁逐春风狂。

咄嗟桃与李,开落那能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友人

丹凤止高冈,众鸟甘戢羽。

昂昂九皋鹤,下上得所附。

江南竹实多,朝阳自轩翥。

延颈戛然鸣,四顾失其侣。

岂不念相从,天阔无处所。

凤兮归何时,耻与燕雀伍。

形式: 古风